【摘要】:客服虽然分析了这么多原因,但客户听来却很懵:“这么多原因,到底是哪一个?”我们可以借鉴金字塔式的表达方式。当我们在表达观点或提供解决方案时,可以先将结论告知客户,再分要点,一层一层地表述支持结论的理由。金字塔式的表达如何在沟通场景中运用?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通过结论先行以及提示词的加持,可以让我们的表达结构更清晰、更有层次性,更容易被客户理解。
当向客户解释问题涉及多个要素时,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
客户:“为什么我新买的手机总是要充电?”
客服:“手机经常要充电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第三方应用耗电多,可能是电池出了问题,也可能是一直开着蓝牙,还有可能是因为屏幕耗电,再有还可能是因为Wifi……”
客户:“我还是没搞明白,你再说一遍……”
客服虽然分析了这么多原因,但客户听来却很懵:“这么多原因,到底是哪一个?”
为了让客户更易于理解,我们在表达时如何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呢?我们可以借鉴金字塔式的表达方式。
什么是金字塔式的表达?当我们在表达观点或提供解决方案时,可以先将结论告知客户,再分要点,一层一层地表述支持结论的理由。
在表述理由时,我们可以多使用提示词,让表达听上去比较有逻辑,如:
● 第一、第二、第三;
● 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 一方面、另一方面等。(www.zuozong.com)
金字塔式的表达如何在沟通场景中运用?我们以手机需要经常充电的问题为例:
图8-2 手机经常需充电的原因分析
● 告知客户总的结论
“手机耗电量大,所以总是要充电。”
● 将原因归纳分组,再有层次地表述出来
“耗电量大有几个原因:第一,手机的自带系统耗电;第二,安装的一些应用软件比较耗电;第三,也可能是手机硬件本身耗电。”
● 如果还有更进一步的理由,继续按照上一步中的表达结构进行表述
“应用软件耗电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手机自带软件比较耗电,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们自己安装的软件比较耗电。”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通过结论先行以及提示词的加持,可以让我们的表达结构更清晰、更有层次性,更容易被客户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