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末实业救国:振兴经济救亡图存

清末实业救国:振兴经济救亡图存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业救国”,就是要走发展农工商诸业经济以救亡图存的道路。清末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的原因有三:一是民族危机的刺激。庚子事变后,外患日亟,民族危机更趋严重,人们对实业救国的认识更进一步。可以说,实业救国思潮的勃兴正是一部分进步人士对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回应。庚子事变后,清政府实行新政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工商实业的政策与措施,这对于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清末实业救国:振兴经济救亡图存

在历经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的庚子事变后,清王朝跨入了20世纪。新世纪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旧王朝带来新气象,险恶的国内外政治形势,使清政府面临着生死存亡并难以收拾的局面。如何救亡图存?这个问题又一次严峻地摆到国人的面前。在刚受重创的维新党人与正在成长的革命派人士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时候,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也在疾呼:“欲救中国残局,惟有变西法一策”。慈禧太后在无奈之中动了改弦更张的念头。“清末新政”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台了。“清末新政”是指20世纪初年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具体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目的旨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社会政治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因而具有某种近代的意义。(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