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逸宾笔墨风韵的艺术定格

黄逸宾笔墨风韵的艺术定格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墨是中国画的基础。黄宾虹说过“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的话。黄逸宾先生主张笔墨“要有内涵,虽是一点一划,内有东西,有神气,笔中有物”;要骨法用笔,“以写为法”,气质的流露,气韵的获得,全从“写”中得来。《黄逸宾画集》正是他笔墨风韵的艺术定格。黄逸宾的笔墨近宗黄宾虹,深得宾翁笔墨三昧,但也多有创化。如果说黄宾虹的画以勾勒点染取胜,那么黄逸宾的画以线见长。

黄逸宾笔墨风韵的艺术定格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础。黄宾虹说过“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的话。“有笔有墨”,乃评画第一标准。黄逸宾先生主张笔墨“要有内涵,虽是一点一划,内有东西,有神气,笔中有物”;要骨法用笔,“以写为法”,气质的流露,气韵的获得,全从“写”中得来。黄老的笔墨功夫很深,用笔奔放流畅,达呼风唤雨之神境,生“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之效应。《黄逸宾画集》正是他笔墨风韵的艺术定格。黄逸宾的笔墨近宗黄宾虹,深得宾翁笔墨三昧,但也多有创化。其密笔者荐黄宾虹浑厚华滋之遗韵,简笔者自如清奇出黄宾虹之外。如果说黄宾虹的画以勾勒点染取胜,那么黄逸宾的画以线见长。黄老以中锋长线任意经营,纵横披靡,淋漓尽致,尽得洒脱之妙。小品《林深疑有雨》、横幅《线勾山水》等作品,都是长线交奏的画韵乐章。应当说,以长线作画,易得超逸洒脱之气,但倘若失度,又极易流于轻薄。黄老以中锋长线任意经营,作品却达氤氲苍浑、清而不薄的境地,实在是中国文人画的佼佼者。

中国绘画是通过线以渗透作者思想感情为基质的。中国画的线是中国哲学的派生物,它的思想容量很大。只有把感情注入线中,才能使线意识得到强化,感情能影响线条,线条表现形象,形象表达意境,意境调动激情,激情再影响笔墨,总之,“立意高,则用笔妙”。我们领会黄老的笔墨语言,不仅要学其技法,还要探其情质。(www.zuozong.com)

黄老精研黄宾虹的墨法,浓、淡、破、泼、积、焦、宿诸法并用,深得水墨之要领。他对墨法也有特色创新。淡墨山水清而不薄,浓墨山水氤氲苍浑。在《黄逸宾画集》里,以《积墨山水》、《淡墨山水》、《重墨山水》、《米法山水》为题的,就有20多幅。这些作品,有的浓重茂密,有的平淡天真,有的干调子,有的湿调子,各有情趣,生机盎然。许多作品,纸是干的,画是“湿”的,为我们留下隽永的艺术语言。他的赋彩也有独到之处。曾有行家里手叩问其用色之道。他用色朴素大方,这是形成清逸之画风的重要因素。他善于积色,以求浑厚沉着之效。有时他又一反清淡之风,用色浓重,却能艳而不俗,别饶风味。他的线勾山水、白描山水老笔纷披,别有韵致。虽不着色,并不逊色,造诣不深,难达此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