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共享发展与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与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橄榄型分配格局指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找到促进合理有序分配格局形成的良方;只有让全体国民共享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才能逐步建立健全橄榄型分配格局。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目标,就是要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扶持低收入、限制过高收入、取缔非正常收入,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

坚持共享发展与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是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理念指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共享发展要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这也是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所必须坚持的理论指导。橄榄型分配格局指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应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使低收入群体通过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向上流动,上升为中等收入群体,这是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所必须坚持的政策取向。毋庸讳言,之所以提出共享发展成果,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由未能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致。200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就已超过0.40的警戒线,201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0.462。[4]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风险将因积累而不断放大。因此,缩小差距、协调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坚持共享发展的战略意义。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找到促进合理有序分配格局形成的良方;只有让全体国民共享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才能逐步建立健全橄榄型分配格局。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坚持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5]在橄榄型分配格局中,低收入阶层在社会安全网的支持下改善消费状况,接近中等收入阶层的生活,高收入阶层在一系列再分配政策调控下,缩小其与其他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6]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发展成果共享体现了公平分配社会物质财富、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逐步消除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追求。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目标,就是要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扶持低收入、限制过高收入、取缔非正常收入,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一个由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能够激励社会成员发展生产、创造财富的热情。如果发展成果共享不足,就会削弱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财富不断累积,但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还没有完全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收入差距的扩大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不相符,必须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立合理有序的橄榄型分配格局。(www.zuozong.com)

总的来说,坚持共享发展与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内在一致的。不能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就谈不上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这是因为发展成果共享意味着收入差距合理,社会和谐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差距过大则易引发社会不满。强调共享发展,实质是对发展成果进行更加公平的分配,使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够享有与自己贡献相应的回报。通过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消除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可以把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型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鼓励每一个个体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努力追求自己的经济社会利益,使每一个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促进经济不断增长和国民财富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