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新时代,同时经济开始逐步步入新常态。新时期我们面临异常艰巨的改革、转型、创新和发展任务,粗放发展的模式已走到尽头,长期依赖的“三驾马车”动力日渐式微,必须尽快找到新的发展动力。改革、转型和创新都是新的发展动力,但所有这些动力都依赖于解放思想这一更深层次的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行为,思想引领行为,思想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事实上,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几乎都是先有思想革新,后有重大的变革行动和经济社会发展。比如,先有荷兰的宗教宽容和解放思想,后有荷兰的“商业革命”和率先崛起;先有英国的“新教革命”(或“宗教改革”或“清徒教革命”),后有英国的“光荣革命”、“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先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后有意大利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先有法国的“思想启蒙”,后有法国的多次“革命”和经济发展;先有美国的“宗教改革”和《独立宣言》,后有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强大;先有日本的“文明开化”思想,后有日本的“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先有维新思想的发展,后有“戊戌变法”行动;先有“五四运动”对“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传播,后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先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后有伟大的改革开放和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
影响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侧动力,如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二是供给侧要素投入动力,如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投入;三是供给侧生产率提高动力,如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其中,中国的制度变革又包括中国特色的制度动力(“五驾制度马车”)——价格制度、财税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制度和组织制度等,结构优化包括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要素升级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和信息化等;四是两个相对独立而重要的动力——对外开放和思想解放。这里主要分析思想解放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www.zuozong.com)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人,影响人行为的核心因素是制度和思想,决定制度变革的因素也是思想,所以思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源性因素,抓住思想就抓住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在特定的时空下,既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也有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摆脱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转向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