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歇尔经济学的方法论特点:边际分析与局部均衡

马歇尔经济学的方法论特点:边际分析与局部均衡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歇尔经济学从方法论看有如下四个特点。产品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同产品的“边际增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连续的函数关系,因而必须运用边际分析方法。四是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过去我们的一些经济学说史著作常把马歇尔这些方法形成的经济学说说成是折中主义大杂烩,是把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庸俗经济学理论加以调和折中。可见,不能认为马歇尔学说只是对前人理论的简单归纳和集中。

马歇尔经济学的方法论特点:边际分析与局部均衡

马歇尔经济学从方法论看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强调心理因素对经济生活的作用,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务中过活、活动和思索的人们的学问,主要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决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这些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欲望,这类动机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提供动力;另一类是避免牺牲,这类动机为人们的经济行为提供了制约。人的动机难以用统一尺度直接衡量,但可以通过货币来间接衡量。例如,人们希望得到多大的满足,可通过愿支付的价格间接地测量出来。

二是运用进化论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强调“连续原理”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认为支配生物发展的规律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社会和生物界一样,只有渐变,没有飞跃。经济学中存在并适用一个“连续原理”。什么是“连续原理”,马歇尔并未作出定义。大意是各种经济现象和一些经济范畴,以及一些看似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之间,其实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而并非泾渭分明,它们的区别都只是相对的,具有一定连续性,如商品的“正常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区别,仅仅是均衡时间长短上的差别,而时间本身又是连续的。再如,经济学中的旧学说与新学说,后者也并非是推翻前者,仅是补充和完善前者而已。正因为如此,马歇尔才能把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加以协调,汇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

三是重视数学分析,尤其是重视边际增量分析方法的应用,认为许多现象的变化,与总量的关系,没有与增加量关系那样大。产品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同产品的“边际增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连续的函数关系,因而必须运用边际分析方法。这也是“连续原理”的运用。

四是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马歇尔在著作中大量使用均衡概念来说明许多经济变量如何被决定。他所谓均衡,指相反力量达到的均势。均衡有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之分,局部均衡分析就是假定各种条件(如技术、资源、人口和其他商品价格等)不变情况下,孤立讨论某一市场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怎样受供给和需求这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而达到均衡。(www.zuozong.com)

过去我们的一些经济学说史著作常把马歇尔这些方法形成的经济学说说成是折中主义大杂烩,是把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庸俗经济学理论加以调和折中。例如,把生产费用论和边际效用论调和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庸俗的均衡价格论体系,真正属于创造性的东西很少。

诚然,马歇尔说过,在形成均衡价格时,供给和需求的作用犹如剪刀的上下刃一样,但并没有认为在价值决定上供给和需求是半斤八两一样重要,相反他认为,只是在短期内,需求才在市场价值形成时更起作用,而在长期内,商品正常价值形成时,供给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正常价值才是商品价值的基础。因此,在价值决定中起根本的决定性作用的是供给,是生产费用,正因为如此,马歇尔才被认为是古典路线的继承者,他只是要用边际效用的新思想来充实和完善古典价值论而已,为此,他的学说才被称为是新古典经济学。

从实际情况看,马歇尔的整个理论体系确实是前人思想的综合,然而,这种综合并不是各种不同的经济学观点的简单拼合,而是融会贯通,加工组装成了一套新的经济理论体系,犹如人们用砖、木料、钢筋、水泥造成了一座大厦,就再不能说大厦还是砖、木料等等。经济学说史上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来不过是经济思想演进长河中一个个支流,最终将会汇合到一起。这种汇合而成的新理论体系,不能再把它看成是原来各种观点的机械凑合,犹如无数细小江河汇合成长江,总不能说长江还是这些支流。就拿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结合均衡价格论来说,本来,只用生产费用说明价值,或只用边际效用说明价值,都是片面的,难以对价值决定作出完美而令人信服的解释,经马歇尔加工整理,以生产费用说明供给价格,以边际效用说明需求价格,再加进均衡的时间因素,勾画出短期市场价值到长期正常价值的动态图景,确实就使本来难以弄清的价值现象得到了清楚的说明。这难道是简单的调和折中吗?

确实,马歇尔理论中许多东西并非他首创,但是,经过他加工、提炼,就有了新的含义和作用,并成了均衡价格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需求弹性概念早就由古诺提出并加以论述,甚至在古诺之前,更早就有人曾萌发需求弹性思想的火花,然而,都从未引人注意,也未能正式成为理论。马歇尔对此加以系统阐述,并说明了弹性的衡量及影响弹性的各种因素,并相应提出供给弹性理论,从而正式形成一套弹性经济学理论。再如,消费者剩余概念,早在马歇尔之前,法国工程师杜布衣和英国经济学家里明·金肯也曾有过类似说明,但在他们那里,还只是称为“消费者地租”,应用范围较狭窄。而马歇尔则将之发扬光大,因而也不能认为只是简单搬用。又如,报酬递增、递减问题,前人也分别早有所论及,但马歇尔运用这两种定律再加上报酬不变,形成一套完整的报酬定律并给三者下了明确定义,再用几何图形加以显示,画出U形成本曲线。以上几例说明,马歇尔对前人观点的运用,绝非简单搬用,而是加工改制,也可以说是再创造。再说,马歇尔理论库中的东西,也并非全是从前人手里接来,有不少是他的独创。例如,供给理论中的内部和外部经济概念,对外贸易理论中的提供曲线等。可见,不能认为马歇尔学说只是对前人理论的简单归纳和集中。应当公道、客观地把马歇尔评价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大师,是把英国古典经济学推向新时代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