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 妍
心理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面对新的时代特点需要及时作出调整,适应新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便利。如何适度地、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心理教育工作成为心理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近年来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如何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发挥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多媒体技术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多媒体是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各种媒体信息(如文字、数据、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使多种媒体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集成一个系统并且有交互性,从而使多种媒体的作用远远超过各种媒体单独使用的总和的计算机技术的简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的心理教育的局限性。
在高校日常心理教育工作中,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疏导,纠正偏差。多媒体技术具有表现形式灵活、表现内容丰富、生动的特点,可以更加直观、更加立体地传递信息,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如果采取直接的、单一的教育形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参观平面展览并进行观看后的讨论、反思活动,由专业心理教师进行合理引导,能够引发学生的反思,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新时代的青年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加。创意思维在当代大学生中不断迸发。利用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简单的多媒体创作。一方面,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创作作品及时发现同学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同学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比如在对珍爱生命具体教育过程中,采取“我的成长史”漫画创作的形式,同学们利用简单的漫画表现自己的成长历程。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同学们选取的往往是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件进行描述,而这些重点事件往往会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有些同学在作品中会对学习不理想的情况下父母的指责进行描述等,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心理教育老师可以针对这样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对心理偏差进行疏导。(www.zuozong.com)
此外,通过对富含正面、积极信息的作品进行多媒体展示,能够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对教师的要求分析
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心理教育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和效率,同时也对心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首先,完善资料积累。多媒体技术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打这种作用的发挥要求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多媒体资料进行一定的收集和筛选、积累。在进行不同的心理教育的时候选取贴近主题、教育意义明确的的多媒体资料对教育的成效影响深远。
其次,熟悉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心理教育的基础。在对心理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只有在熟悉技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的优势。
再次,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主要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是辅助心理教育工作者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技术手段。心理教育工作者不应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手段。例如在进行多媒体展示之后,心理教育工作者发挥引导作用,进行合理的引导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现象,适度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心理教育工作中不可喧宾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