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与蒙古结怨已久,不仅成吉思汗的祖上曾被金廷擒杀,而且金军还曾多次北上,烧杀抢掠草原诸部,称之为“减丁”、“灭丁”。蒙古人为了报复,虽然也时时侵扰金国北疆,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却对金廷表示臣服,按时纳贡。成吉思汗统一草原,成为众汗之汗后,其军力足以打败任何强劲对手,并已决定要攻伐日渐腐败的金朝,却由于受到传统畏金心理的影响,认为金朝的帝王是得到上天保佑的神人,故而未敢轻举妄动。
直到金章宗死后,怯懦的卫绍王即位。成吉思汗因为与卫绍王打过交道,知其昏庸无能,畏金之心理即刻消除,乃公然宣称:“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于是正式对金廷宣战。翌年秋,亲率大军,由大水泺、丰利直取金边防重镇乌沙堡,克之。又与金军主力大战于会河川(今河北怀安东),经激战,获胜,所杀金军漫山遍野。进克德兴府(今河北涿鹿)。前锋大将哲别冲入居庸关,直抵中都(今北京)城下。因见守备严密,未敢贸然攻城,乃退军而去。
成吉思汗首战金军,即大获全胜,更增加了攻灭金朝的信心。于是,连年出兵侵金。在与金军决战于会河川之时,又遣诸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等分兵由西面攻掠金境之云内、东胜、武州、朔州等处,大掠而还。翌年,成吉思汗又亲自率大军进围金西京(今山西大同),击败前来救援的奥屯襄之军,复攻城,却遇到顽强抵抗。成吉思汗也被流矢射伤,不得不退兵。而察罕率军复克德兴府,哲别率军攻占金东京(今辽宁辽阳),旋即回师。
元太祖八年(1213年),成吉思汗再次率大军进攻金国。连克宣德(今河北宣化)、德兴、怀来(今河北怀来东),与金军主力展开大战,败之。乘胜进至居庸关。此时金军凭借天险,已有严密守备,难于攻克。成吉思汗乃率军向西迂回,由紫荆关而入,败金援军,克涿、易二州,由关内直取居庸关,两面夹攻,遂克关会师,并在金中都之北,再次与守城金军大战,尽歼金军主力。在攻打中都城时,遇到顽强抵抗。成吉思汗遂决定采取惯用的手段,移军大掠于中原各地。(www.zuozong.com)
蒙古军分为三路,诸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等所率为右路军,沿太行山南下,攻掠河北之保、遂、安肃、邢、洺诸州,然后直趋河南,沿途攻城掠财,至黄河边。又转攻山西,至平阳、太原等地,再转而东向,回师中都。皇弟哈撒儿与斡陈那颜、拙赤等为左路军,先攻京东之蓟州、平、滦、辽西,沿渤海而上,大掠后,还至中都。成吉思汗率拖雷等为中路军,攻取河北之雄、霸、河间、沧、景诸州,然后东向,转攻山东之泰安、济南、益都、密州等地,亦还至中都。是时,中原大地,未被蒙古军攻破的城池,唯有中都、通、顺、真定等11座而已。
翌年春,蒙古三路大军会集于中都城下,虽掠获甚众,但亦疲惫不堪。成吉思汗乃重演攻西夏国时的故伎,派出使者,迫使金宣宗乞和。金廷也因急于解围,遂贡纳大批财宝,献岐国公主,以求和。成吉思汗率军北还。蒙古军的这次进扰,给中原地区的广大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民众被屠杀者成千上万,财产被掠夺者不计其数,城庐被焚毁,千里萧条,人烟断绝。金宣宗被蒙古帝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吓破了胆,随即南逃,迁都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成吉思汗闻讯,即遣大将三摸合、石抹明安等复进围中都,并于翌年五月将其攻克。蒙古帝国的势力,由此扩张到中原地区。与此前后,蒙古军又连克金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兴中府(今辽宁朝阳)等处,至太祖十年秋,攻占的城邑,多达860余座。
其后不久,成吉思汗因要进兵西域,遂于太祖十二年封大将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建九游白旗,专门负责经略中原,并在燕京(即今北京)、西京(即今大同),设立行省,以处理中原地区的军政诸事。这是蒙古帝国首次在中原地区设置的重要指挥机构。此后,木华黎果然不负成吉思汗之所托,东征西讨,连年征战,为蒙古政权在中原地区站住脚跟,并进一步扩张其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