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WDW310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开机步骤

WDW310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开机步骤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WDW310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既可通过液晶操作面板进行操作,还可通过计算机控制部分,即实验软件来进行操作。表4-4引伸计选项引伸计变形量达到规定变形量时,移动横梁停止,此时摘除引伸计,继续实验。否则试验机还会采集小变形的变形值,使计算结果有误。图4-14中,坐标增量即坐标轴上每个小格子的相对长度。

WDW310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开机步骤

WDW310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既可通过液晶操作面板进行操作,还可通过计算机控制部分,即实验软件来进行操作。具体操作方法在下面的实验软件操作中详细介绍。

1.开机步骤

第一步:连接电缆线;第四步:打开计算机显示器

第二步:打开空气开关;第五步:打开计算机主机开关;

第三步:打开钥匙开关;第六步:运行实验程序。

2.实验软件操作方法

实验软件操作流程图

(1)实验软件主界面

运行实验软件,进入实验软件主界面(图4-4)。

图4-4 实验软件主界面

实验软件基本操作步骤:试样录入→参数设置→联机→开始实验→实验结束。

(2)试样录入

录入部分是实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应准确填写实验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单击[试样录入]按钮,弹出图4-5所示的对话框。

图4-5 试样录入对话框

注:带*号的五项必须录入或选择。

(3)实验信息查询(表4-1)

表4-1 实验信息查询

如果要向已有的实验编号内追加试样,可双击实验编号编辑框,如图4-6所示。

图4-6 追加试样操作窗口

如图4-7所示,在弹出的查询窗口中,有两种查询方法。

1)按时间段查询。选择实验的时间范围。默认时间段为前一个月至今。单击[查询]按钮,便列出设定时间段内的所有实验记录。

2)按实验信息查询。选择要查询的实验信息,在右侧的编辑栏中准确输入限制条件,单击[查询]按钮,便列出所有满足限制条件的实验记录。

用鼠标左键单击所选记录,按[确认]键;或者用鼠标左键双击所选记录,弹出图4-8所示提示信息。

图4-7 弹出查询窗体

图4-8 提示信息

单击[是(Y)]按钮,返回录入界面,进入追加状态;单击[否(N)]按钮,放弃查询。

(4)输入试样参数

如图4-9所示,单击输入试样参数区域,试样序号不需录入,直接在下一栏输入,无尺寸用0代替。按[回车]键确认,试样序号自动生成。在最后一栏按[回车]键或向下键[↓]增加一条新的试样信息。单击[保存]按钮,完成试样录入工作。

图4-9 输入试样参数

在输入试样参数部分内,单击鼠标右键,启用相应的功能模块。删除当前记录\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启用数据复制功能。

按向下键[↓],生成新的与最近一次被选记录相同的记录。

上插入记录\在选中试样前插入一条与当前试样信息相同的记录。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录入信息;单击[取消]按钮,放弃当前录入信息;单击[关闭]按钮,返回实验界面。

【注】此处只对未做过实验的试样信息作修改,如果修改已完成实验的试样信息,应在数据管理界面调用相应的模块。

(5)参数设置

在实验主界面,单击[参数设置]按钮,弹出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4-10所示。

图4-10 参数设置对话框

1)设置初实验力。实验开始后,实际拉伸力值超过此力值,软件系统开始记录接收到的数据,并且绘制实验曲线。一般将初实验力值设置为传感器额定值的4‰。

例如:传感器的标称值为100000 N,则开始采样点可设为100000 N×4/1000=400 N。

2)横梁控制。包括初实验速度和实验空间,其含义见表4-2。

表4-2 横梁选项

3)返车。包括两个选项,见表4-3。

表4-3 返车选项

注:1.只有在对试验机非常熟悉并且实验材料为软性材料时才可用停车后返回,否则容易出现危险。建议使用停车后不返回。
2.实验结束后实验主界面上的“实验返回”为可用状态。拆除试样后单击此按钮,可以使横梁返回至实验开始的位置。

4)引伸计。包括两个选项,含义见表4-4。

表4-4 引伸计选项

引伸计变形量达到规定变形量时,移动横梁停止,此时摘除引伸计,继续实验。

摘除小变形时要保证实验界面上的变形接位移为按下状态。否则试验机还会采集小变形的变形值,使计算结果有误。

一般金属材料使用小变形;一般非金属材料使用大变形。数字千分表一般使用在测量抗弯挠度上。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下一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11所示。

图4-11 参数设置

5)选择是否计算。在参数前勾选,表示计算,否则不计算该参数。

选择要计算的结果,右边对应要计算结果的计算条件。实验正常结束后,程序将自动按照这些条件进行结果运算,否则将弹出输入计算条件的对话框。

选择计算方法,实验正常结束后,程序将按照此步所选方法进行运算。

【注】右面仅仅是对应于左面所选的一个结果的相关条件,为预防出错,最好将每个结果都看一遍。

6)加载方式。如图4-12所示,可在对话框中选择加载方式,以及增加实验力的过程中,控制方式、控制速度、加载结束的条件。

图4-12 加载参数设置

例如:以位移为3mm/min的速度加载,到断裂百分比达到最大力的40%结束(图4-12)。

7)保持方式。保持加载结束状态一段时间。

例如:上例中,保持断裂比40%的状态0秒。

断裂百分比越小,则至实验完成所走过的行程越长,如果设置为0,则可能永远不能自动完成实验,除非手工结束实验。

添加:确认加载及保持方式准确,单击[添加]按钮保存;

修改:选中已存的控制方式,输入新的控制条件,单击[修改]按钮。

删除:选中已存的控制方式,单击[删除]按钮。

8)附加结束方式。包括选项见表4-5。

表4-5 附加结束选项

所有的默认值为最近一次所设置过的参数。注意不同材料及实验方法有不同的默认值,它们之间互不干涉。(www.zuozong.com)

附加结束方式一般情况下不需设置。如必须设置,请确认设置的结束条件不影响正常实验。例如:实验不用引伸计,则“最大变形量”可不用设置,这样可避免由引伸计产生的错误信号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

如图4-13所示,选择与实际使用的传感器相同的额定值。如果选择框内没有所使用的传感器,则先到设置传感器模块中将所要使用的传感器加入,再返回来进行该项的设置。

图4-14中,坐标增量即坐标轴上每个小格子的相对长度。改变坐标增量可改变相应坐标轴的显示效果,值越小则格子越密。

图4-13 选择传感器参数

图4-14 选择坐标轴增量参数

参数设置完,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下一界面,同时上一页参数自动保存,最后单击[关闭]按钮。

重新再进入参数设置界面时,如果本次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与上一次的相同,则参数与上一次设置一致。

退出参数设置界面后再次进入实验界面。

(6)联机

参数设置设置完毕,回到实验界面,单击[联机]按钮。

联机后,实验界面各通道数据实时显示。

若各通道数据没有变化,说明试验机与计算机没有正常通信,处理方法如下:

1)查看串口选择是否正确。步骤是:操作设置→串口设置→选择串口。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主机靠上的为串口1,靠下的为串口2。

2)单击[脱机]按钮,试验机液晶屏有变化,等液晶屏进入正常状态,再次单击[联机]按钮;如果仍未联机,再次重复上述步骤。或者同时将试验机关闭后重启。

(7)开始实验

1)选择编号。在图4-15所示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编号。选择曲线,如图4-16所示。

图4-15 选择实验编号

图4-16 选择曲线

2)查看信息。选择信息窗口,查看信息是否正确,如图4-17所示。

图4-17 查看信息

3)清零。首先夹持试样靠近传感器一端,然后将“实验力”清零,如图4-18所示。再夹持试样另一端,不需要清零。

如果试样夹持完靠近传感器一端没清零,也可以在试样两端均夹持完后再清零,但一定在清零后稍等片刻,再执行其他步骤。

图4-18 “实验力”清零

图4-19 轴向变形清零

图4-20 位移清零

图4-21 横向变形清零

在实验开始前将变形和位移清零。如果实验中轴向变形与横向变形同时使用,同时要将横向变形清零,如图4-19~图4-21所示。

4)开始实验。单击[实验开始]按钮,开始实验。

在实验开始同时,时间从0秒开始计算;实验结束后,记录下整个实验所用时间。

【注】实验过程中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改变横梁速度:

开环实验时,如图4-22所示,在横梁速度编辑框内输入速度值,按[确定]按钮,移动横梁以当前速度运行;闭环实验时,改变横梁速度无效。

实验结束后,在此处改变横梁速度无效,并且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选择曲线:

图4-22 改变横梁速度

可在实验过程中动态地选择曲线。对于含有应力或者应变的曲线,必须输入相关的试样尺寸后才能有曲线显示,如直径、宽度、厚度等。

结束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想要手动结束实验,并且计算结果,请按[实验结束]按钮,如果按[停车]按钮,则不出实验结果,此试样下次还可再用。

跟踪采样点:

选择“操作设置”菜单中的“跟踪采样点”,则鼠标移动位置被锁定到曲线的实际采样点上。即此时鼠标所指示的x,y值实际上是采样点的真实数据。

【注】实验过程中不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用微机做其他的工作,否则容易产生错误甚至出现死机现象。

(8)实验结束

如果认为本次是无效的实验,则可以单击[实验无效]按钮,将此试样从此实验组当中清除掉即可。如果要删除的不是当前试样,而是本组当中已完成实验的其他试样,则可以在显示结果栏中双击要删除掉的记录,使之成为当前记录,再单击[实验无效]按钮将此试样从此实验组中删掉。实验界面的最左边显示了当前试样的序号,请注意看清此序号,以免删错!

1)重算功能。单击[重算选项]按钮,选择重新计算项,并且要重新给定计算条件,如图4-23所示。单击[计算]按钮,查看计算结果。

图4-23 重新计算

单击[保存]按钮,计算结果保存到数据库中。但[保存]后以前的数据被覆盖,并且无法恢复。

单击[取消]按钮,重新计算的结果无效。

单击[实验返回]按钮,横梁返回到实验开始前位移清零的位置。

【注】为预防发生意外,此时操作者最好不要离开试验机!

2)数据管理。单击[数据管理]按钮,进入数据管理界面,如图4-24所示。

图4-24 数据管理界面

在此界面中可以进行数据查询、分析、打印等功能。

3)数据查询(图4-25)。

图4-25 数据查询

4)重算功能。与前面重算功能一样,操作方法相同。

5)数据打印。如图4-26所示,页面设置的步骤如下:

调整各个页面的顺序,调节打印项目→页面边距→曲线设置。

调节纸张设置或方向后,如果不起作用,退出程序再重新进入该程序即可。

调节曲线设置时,各编辑框的值以像素为单位(单位很小),可以为负值。

选择显示单元项目(图4-27):

□√表示已选中该项,并在实验报告中显示。

□表示没选中该项,不在实验报告中显示。

图4-26 页面设置

图4-27 选择显示单元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