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微信吗?”在这样一个科技流行的时代,问周围的人这样的问题,可能还显得有些落伍,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不会玩微信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有手机的人,绝大多数都会下载微信这一时下最热门的聊天交友软件。
简单来说,微信是一个移动即时通信软件,为人们提供了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将微信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也可以通过微信提供的几个方式来结交更多的朋友。
虽然微信如此便利,可身为学生的我们如果整天都只惦记着微信朋友圈,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一位妈妈是这样描述的:“上五年级的女儿闹着要买智能手机,因为班上的很多同学都有手机了,大家也都开通了微信,女儿觉得总用我的手机上微信太不方便。后来,禁不住她的软磨硬泡,我还是给她买了一部手机,但我觉得自己终究是做错了。自打有了手机,女儿的微信朋友圈也就慢慢扩大了。平时不学习的时候,她就只顾着低头玩手机、发微信,和朋友交流,这我倒是还能忍。但重点是,就算她在学习,在写作业,或者是在规定时间里做练习,也会将手机带在身边或者放在面前,时不时地看两眼,时不时地拿起来手指飞速地点一通。这边学边聊天的架势,哪里是学生该有的?我和其他几位妈妈也聊过,听她们说,有的孩子上课也偷偷刷微信朋友圈,要都是这样孩子还怎么好好学习?那点儿时间不都被这微信占据了?现在我真是太后悔了!”
也许妈妈们都没想到我们一旦拥有了手机,竟然能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费”在微信朋友圈之上。微信朋友圈就是一个24小时都不散场的交际圈,只要我们一直开着手机,一直处在这个圈子里,就总能和朋友有各种各样的交集。
而也正因为有了微信朋友圈,因为总是在圈子里泡着,各种信息、各种点赞、各种评论、各种回复……我们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被碎片化了。比如:要做数学作业,刚看完题,有人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消息,我们就得看一看,思考一下,评论一下;开始思考题目了,结果又有人在评论下面回复了,接着就又得看回复,有想说的就得继续评论;终于想出来怎么做题了,刚写了几个数字和符号,回复评论又来了,或者又有人发布了新消息,于是又得去看、去想、去评论……如此下来,做一道数学题的时间就被无限拉长了。
因此,要想把这些变成碎片的时间再重新整合起来,我们就该远离微信朋友圈。
(1)不要那么急着要高端的手机。(www.zuozong.com)
小学生、中学生,如果从理论上讲,其实还处于一种并不是那么需要手机的时候:第一,我们没有业务需要联系;第二,我们的朋友都是同学,抬头不见低头见;第三,我们又不会长期出门不在。
不过,从安全角度出发,随身带一个手机也不是不可以,一来可以保证父母随时知道我们的情况,二来万一遇到了危险或问题也能及时通知到父母。但是,不要索要多么高端的手机,尤其是名牌、带很多功能的智能手机就更是没必要了,只要有接打电话、发送短信这样功能的手机就足够了。另外,也不要和周围同学攀比手机,学生就该好好学习,其他的攀比都是无意义的。
(2)定一个“手机使用规则”。
手机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联系用的工具,所以为了避免被手机里其他的软件或功能所诱惑,还是要定一个“手机使用规则”。
比如:每天上课的时候不要使用,写作业的时候不能使用,晚上睡觉时不能使用;最好不要开通数据流量、WiFi,不要定制功能很多的业务包,不要放置大容量存储卡;由父母帮忙安装必须软件,杜绝像微信这样的聊天工具以及其他游戏等一系列软件的安装;等等。最好是将手机当成是和各种文具一样的工具来使用。
(3)和周围的朋友“约法三章”。
在不进入微信朋友圈这件事上,只是我们自己不用还不够,最好和周围的朋友也“约法三章”。大家可以约定好,在学校就彼此面对面交流,有问题、有事情最好都当面谈论、解决,特别是上课的时候不要用手机发信息联系;回家之后,除了必要问题的求助或者其他事情的传达,不要在微信上没完没了地继续说,尤其是在该学习的时候。大家最好都要遵守,可以彼此监督。有了这样的约定,就能既不让自己的学习时间被分散掉,也不会影响朋友间的感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