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夷岩茶工艺保持传统至今

武夷岩茶工艺保持传统至今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中更是详细完整地记录了武夷岩茶从采摘时节到萎凋、摇青、炒揉焙等,至今未变的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时至今日,“肉桂”已成为了武夷岩茶品种的大当家,肩负引领武夷岩茶走向更加辉煌的复兴。清代的武夷岩茶与桐木红茶则对中国和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武夷岩茶作为乌龙茶,是世界上加工工艺最为复杂的制茶技术,其品饮方式又演绎成了当今影响全国的茶艺。

武夷岩茶工艺保持传统至今

武夷岩茶的“岩”字的出现,是伴随着乌龙茶工艺的产生,尤其是伴随着武夷茶山场等级的细分而自然出现的,最早见于明末清初之人释超全的《武夷茶歌》中:“景泰年间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凡茶之产唯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浅诸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

而在之后清康熙45年(公元1708),在崇安县令王梓(王草堂)的《茶说》中看到了对岩茶更清晰的表达:“武夷山周围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其品有二,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邻邑近多栽植,远至星村墟市售卖,皆冒充武夷(茶),更有安溪所在,尤为不堪……”书中更是详细完整地记录了武夷岩茶从采摘时节到萎凋、摇青、炒揉焙等,至今未变的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

武夷茶作为乌龙茶工艺,应始于明景泰年间之后,成型于明末,兴于清初,全盛于光绪年间,直到清末时“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武夷岩茶四大名丛大放异彩。随后的民国初年国家动荡、战争不断,因而武夷岩茶运销受阻、市场没落、茶山荒芜。

新中国之后,随着武夷茶树种植采用了先进的无性繁殖技术,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社会发展、经济复兴,使得历史名丛“肉桂”大放光彩、独领风骚。时至今日,“肉桂”已成为了武夷岩茶品种的大当家,肩负引领武夷岩茶走向更加辉煌的复兴。(www.zuozong.com)

武夷之茶,作为中国茶文化最丰富最繁荣的宋元时期标志性的茶,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文化财富。清代的武夷岩茶与桐木红茶则对中国和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武夷岩茶作为乌龙茶,是世界上加工工艺最为复杂的制茶技术,其品饮方式又演绎成了当今影响全国的茶艺。茶,作为中国文化,能形成如此影响的,也屈指可数!

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名山名茶,相得益彰。

如今,在这国盛茶香的时代,让我们一起品读这一杯千年的中国茶文化、体悟这一杯千年的中国茶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