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争之王》之光影放映室:走进独特电影世界

《战争之王》之光影放映室:走进独特电影世界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争之王》的主角尤里·奥洛夫在影片开场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全球每12个人中就有1个人有枪,所以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让剩下的11个人也有。”他们曾在黎巴嫩做生意,期间维塔利看到反政府军在处决小孩,他怒不可遏,想施以援手,被尤里及时制止了。苏联解体让尤里觉察到了巨大的商机,因为这意味着巨量的军火将处于管控松懈的状态。

《战争之王》之光影放映室:走进独特电影世界

战争之王》的主角尤里·奥洛夫在影片开场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全球每12个人中就有1个人有枪,所以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让剩下的11个人也有。”作为商人的尤里,一贯遵守商业上铁的法则——把商品卖给尽可能多的人。当然,前提是不管这个商品是什么。但接下来的画面就吊诡了:一颗标准工业化流程生产的子弹被制造,通过质检,运输至港口,再通过国际贸易流通至非洲,最后打到一个非洲小男孩的头上。这便定下了整个电影的基调:尤里坚守的商业法则,在暴力面前一文不值。

尤里·奥洛夫是一个乌克兰裔美国人,于19世纪70年代随父母移民美国。虽然可以说他自小在美国长大,但他发现自己根本不属于美国,作为移民的他和他的家族根本无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只能和斯拉夫裔一样聚居在相对孤立的斯拉夫聚居区里。另一方面,尤里又不属于乌克兰,因为无论在语言还是思想上,他早已和旧有的意识形态告别,这样一来,他便不属于任何国家,他的身份焦虑是先天的。就像他自己说的,他弟弟维塔利和他一样,觉得自己前途一片渺茫,只不过前者没意识到罢了。

尤里的父母是开饭店的,就像他说的,因为吃饭(或者生存)是人的必需,而尤里自己则去卖枪,也像他自己说的,因为杀人(或者死亡)也是人的必需。商人贩卖必需品,这样才有利可图,商人不在乎这个必需品是什么。尤里在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这是他自己行动准则的红线,他自己不会碰触能致人于死地的枪支,在他的眼里,那不过是商品罢了。所以尤里轻而易举地想到拉弟弟维塔利(他原来是个厨师)入伙,一方面是他需要可信赖的帮手;另一方面,他认为卖枪和开饭馆是一样的。但在一开始维塔利就不这么想,他认为杀人是罪恶,卖杀人的凶器是一样的罪恶,虽然他答应了哥哥的请求。

1.尤里与弟弟是冷战期间移民美国的第二代乌克兰裔美国人

2.在解体的苏联的“尸体”上,尤里掘得了他的第一桶金

尤里是个好商人,但维塔利不是,在尤里看来,这个弟弟太情绪化了。他们曾在黎巴嫩做生意,期间维塔利看到反政府军在处决小孩,他怒不可遏,想施以援手,被尤里及时制止了。在尤里看来,不单是怕引火烧身,而且认为:“他们杀他们的,与我们又有何相关呢?”维塔利当然不这么想,所以他不是个好商人,所以他早晚会在这场关于死亡的金钱游戏中被干掉,他的悲剧在电影开头前半个小时就决定好了的。

但眼下他们干得风生水起,虽然也有被军火商界的老前辈怀恩斯奚落这样跌份儿的事,但精明的商人尤里很快就恢复了过来。他的商品来源主要是美军遗留在全球各个战场的军事垃圾,那会儿巴尔干半岛、中东和非洲,哪里都有战争,哪里都有美国佬的份,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全新或半新的军事物资不撤走。因为精明的美国佬计算出,运走它们比造新的还要贵。

从尤里的早期行商历史来看,他的行事准则是没错的——食品和战争都是商品,只不过前者用来让人活,后者用来让人死。有的商人卖前者,有的商人卖后者,分工不同罢了。但是他天性敏感脆弱的弟弟维塔利可不这么想,他有沉重的负罪感,这让他轻易地沾染到毒瘾,去了好几次戒毒所,尤里不得不单干了。对此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何自己也玩海洛因,但就不上瘾呢?对此他只能认为是弟弟太脆弱了。当然,也有令尤里上瘾的东西,就是他的“缪斯”:艾娃·方田。其实尤里没有他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强,那么的铁一般遵守商人的游戏规则,为了得到他的缪斯,他使尽欺诈和金钱,几乎倾家荡产。眼下他没弄明白,其实他和弟弟是一样的,对于这个荒漠一般只有生和死铁一般法则的冷酷世界,他们都无所依靠,找不到能在这个世界中找到出口的东西。艾娃·方田对于他和毒品对于维塔利来说都是一样的。

眼下的尤里很膨胀,他用自己的狡诈、欺骗和能力得到了自己的缪斯,便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他不信上帝,不信任何高于他的东西,他只信自己,只信赖商人的冷酷逻辑。所以他对自己的家庭感受迟钝,但对商机却嗅觉敏锐。苏联解体让尤里觉察到了巨大的商机,因为这意味着巨量的军火将处于管控松懈的状态。他在第一时间就冲到老家乌克兰,找自己的将军叔叔。叔叔有的是一仓库一仓库的军火,也有的是喂不饱的士兵。尤里以利相逼,叔叔还想挣扎一下,说这事儿得汇报上级,尤里冷笑一声:“他们自己忙着抢黑海滨的总统别墅呢,哪儿顾得上你。”叔叔妥协了,但叔叔是个有底线的人,所以即便尤里的老对头怀恩斯给的条件再好,他也只愿与他的侄子尤里合作。

1.非洲军阀们的嚣张跋扈,让尤里近乎崩溃

2.尤里与非洲的军阀头子谈生意,无异于与虎谋皮(www.zuozong.com)

这让怀恩斯不高兴了,在他眼里,尤里这样的新一代军火商都是些没底线的暴发户。怀恩斯认为根本没有不纯粹的商业法则,就算卖军火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卖的。尤里冷笑一声,说:“只要你不卖军火攻打你自己的家乡,你就不算真正的军火商。”

怀恩斯崩溃了,想杀掉这个毫无操守的尤里,但阴差阳错杀掉了后者的将军叔叔,尤里大难不死。他以为自己很强大,但当面临死亡的威胁,他才知道人有多脆弱,他才愿意给妻子打了电话,想从她那里找到庇护。

但是,他很快就把当时的感受忘掉了。随着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也越发嚣张和膨胀,他坚信自己是对的,他可以把自己的商品卖给任何人,甚至在国际刑警瓦伦丁要逮捕他时,他还在试图卖给他mp5消音器。这样的人在正常人眼里就是个疯子,这一点没错,尤里太过信赖自己的商人准则了,在他的眼里其他的都是狗屎。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错了。没多久,他便和利比里亚的独裁者安德烈·巴特里打上了交道。这个巴特里崇信暴力,就像尤里崇信商业一样,他在和尤里谈生意的时候还不忘用尤里推荐给的样品枪打死了他的一个侍卫。尤里吓傻了,因为他还从没有亲眼见到自己的武器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杀人,他惊慌失措,只能坚称巴特里这么做是破坏了规矩,因为自己卖不掉用过的枪。这是他机警的对答(他不这样说也会被巴特里毙掉),也是个隐喻,即是说他认为自己是干净的,从不沾惹暴力。但在这个时候,面对这个残酷嗜血的巴特里,他模糊地意识到自己可能错了。

接下来的一幕印证了这个猜想:一天,他从外面做生意回来,他的儿子已经睡觉了,他走进房间,把儿子的玩具手枪拿走,扔进了垃圾桶里。这说明他意识到独善其身白已是不可能的了,他不想让暴力走进自己的家庭——他意识到自己错了。但他还不想承认,事情毕竟还没到那个份上。但巴特里(这个暴力的化身)怎么可能饶过尤里呢?巴特里劫持了怀恩斯,并诱惑尤里杀了他。终于,奉行不沾染暴力,只谈干净生意的尤里彻底堕落了,他的世界观随之彻底崩塌。当晚他喝了过量的酒,吸了毒,在利比里亚的农村,就像在地狱游荡一般;他产生了幻觉,看到被他杀掉的老怀恩斯在嘲笑他,看到象征死亡的鬣狗(这个象征可能来自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Lord of War”,尤里早已不再是纯粹的“商人”,而成了战争的代言人

回家后的尤里也不得安生,瓦伦丁找上了他妻子,把尤里的罪行和盘托出。妻子想让他收手,他其实也想收手了,虽然嘴上不承认,还竭力说服妻子,当然也是在竭力说服自己,说军火生意并非是不道德的。但他没有成功,他当然不会成功。他的家庭也崩塌了,他彻底绝望了。这会儿他才认真地想着自己是不是错了,在一开始就错了。于是他决定不做军火生意了,他还真的坚持了半年。但他不做生意,不代表生意(暴力)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半年后,利比里亚总统来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停火条约,顺带找上了他,以高利诱逼他卖军火给自己。暴力像个陷阱,把尤里越陷越深,最后连妻子都不再信任他。

尤里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所以他又去找弟弟维塔利。现在的弟弟成功戒毒,继续做他的厨师,还找到了可以结婚的对象,终于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但他需要钱,且知道哥哥确实需要他,于是他又同意了,跟他去了非洲。在那里,当尤里正和当地一个军阀做交接,他发现他要卖掉的军火会被立刻用作屠杀平民时,维塔利不愿意了。他想炸掉他运来的两车军火,结果只炸掉其中一辆就被那个军阀击毙了,尤里怀着万分的悲痛把剩下的一车军火卖掉了。

打入他弟弟身体内的子弹,成为他犯罪的证据,在美国入境时被发现。瓦伦丁轻而易举就逮捕了他,且充分掌握了他从事非法军火交易的证据。但尤里根本不在乎这个,他从来没把瓦伦丁放在眼里,因为他有军方的深厚背景,就像他自己说的:“美国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把军火卖给他们不方便直接卖的人。”果不其然,瓦伦丁接到上级指示,把他释放了。瓦伦丁很愤怒,但他也因此看透了尤里,对他说:“我想对你说下地狱去吧,但我想你早已在那里了。”

是的,尤里早已被拖入暴力和权力的地狱中,为此,父母不再认他,妻子携儿子离开他,他还害死了唯一信任他的弟弟,更重要的,是他一直以来坚守的不沾染暴力、只从事买卖的商人法则碎得连渣都不剩。只有暴力和权力在胁迫他,诱惑他,不放过他,他早已在地狱里了。这个地狱是个荒漠,这里没有邪恶,尤里也不是什么邪恶,顶多是个邪恶的悲惨屈从者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