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驾驶人在参与交通时,应当体现出“遵纪守法讲文明”的高素质。但是,受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有相当数量的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缺乏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及道德意识,表现出了种种不文明的驾驶行为。这些行为既破坏了他人的良好心态,同时也将自己和他人置于交通事故的威胁之中,这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驾驶人在行车中应该做到以下事项:
①遇非机动车抢行时,应减速让行;
②车辆在交叉路口有优先通行权的,遇有车辆抢行时,应减速避让,必要时停车让行;
③车辆在较窄的山路上行驶时,如果靠山体的一方不让行,应提前减速或停车避让;
④车辆驶近人行横道时,先减速注意观察行人、非机动车动态,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⑤驶近没有人行横道的交叉路口时,发现有人横穿道路,应减速或停车让行;
⑥车辆行至交叉路口,遇有转弯的车辆抢行,停车避让;
⑦行车中遇列队横过道路的学生时,应停车让行;
⑧当驾驶车辆行经两侧有非机动车行驶且有积水的路面时,应减速慢行;(www.zuozong.com)
⑨行驶车道绿灯亮时,但车辆前方人行横道仍有行人行走,应等行人通过后再起步;
⑩行车中,发现行人突然横过道路时,应迅速减速避让;
⑪通过交叉路口遇行人正在通过时应减速慢行;
⑫车辆临时靠边停车后准备起步时,应先观察周围交通情况,确认安全后再起步;
⑬变更车道时不可在开启转向灯后,立即迅速转向驶入相应的行车道;
⑭驾驶车辆通过人行横道线时,应注意礼让行人。
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交通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交通秩序的有序、安全、畅通、和谐,一方面需要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增强驾驶人的文明意识迫在眉睫。
文明驾驶行为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和补充。为了保证交通安全,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交通法规,但总有不完备的地方,而且新的情况还会不断出现,机动车驾驶人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交通行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必然对交通秩序、交通畅通和交通安全造成危害,而文明驾驶却较好地保障了安全,弥补了交通法规的不足,文明的交通行为也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每一名驾驶人只要能做到管好自己,顾及大局,道路交通必将会出现更加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