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心理观:因果论与目的论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心理观:因果论与目的论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荣格针对内心的问题,除了其诱发原因之外,更注重于去探索这个问题具备了什么样的目的及问题的发展方向。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从诞生之后到成人的这段发育过程,左右着那个人成人之后的人生。总之,简单地来说,针对弗洛伊德的那种从结果开始去追溯原因的做法,荣格更倾向于从现在“内心的问题”开始向未来的目的前进。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心理观:因果论与目的论

荣格针对内心的问题,除了其诱发原因之外,更注重于去探索这个问题具备了什么样的目的及问题的发展方向。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从诞生之后到成人的这段发育过程,左右着那个人成人之后的人生。万一,某个成人具有内心问题的话,其产生原因终归可以在那个人幼儿时期找到。所以就精神分析法来说,为了找到产生这个内心问题的原因,必须去了解这个人的幼儿时期是如何度过的,以及幼儿时期遇到过什么事情,也就是说时间回溯的探索。但是,记忆这种东西所记载的并非完全都是过去的事实,相反的,记忆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现在的自己如何看待过去的事情,还有的表现出来的是自己希望过去发生的事情。

针对这些,荣格所关注的是,一个成人正在因为自己的内心问题而烦恼的时候,现在那个人是如何对这个内心问题进行处理的?他自己正在朝哪个方向前进、发展?

总之,简单地来说,针对弗洛伊德的那种从结果(内心的问题)开始去追溯原因的做法,荣格更倾向于从现在“内心的问题”开始向未来的目的前进。弗洛伊德更重视从诞生开始到成人的这段时间,成人之后的人生并不是他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荣格并不怎么重视“发展、发育”,而是将重点放在与生俱来的原型上面,比起成人之前的,弗洛伊德学派所关注的“发展、发育”的人生的前半生,荣格同时也关注了人生的后半生,他认为人类的心理在前半生和后半生之间有差异。根据荣格的理论,在人类的前半生,人类不断地向外界进发,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发起挑战,到了后半生就变得更加注重于收获,比起外界世界来说,更加注重于指向自己的内在的世界。

从结果开始去追溯原因,被称为因果论的一种行为。(www.zuozong.com)

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呢?导致了现在这个样子。

从现在的状态开始,向未来即目的地探索的,被称为目的论的行为。

现在的状态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目的呢?内心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