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pH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教材原有实验简介

教材关于此实验的建议是做关于“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全过程探究,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做出假设、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和结论及应用讨论。体验科学、探究完整过程的要求相对我校学生的能力水平有些高,学生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特别是针对不同的酶、不同的底物、不同的检测方法,选择温度还是pH做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获得差别很大,甚至可能得出相反的结果。

●本实验改进之处

针对以往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将实验设计细化为五个小实验:即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pH (2滴酸碱试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pH (5滴酸碱试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实验目的在于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用哪个酶,适合用什么方法检验,在什么条件下检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用哪个酶,适合用什么方法检验,在什么条件下检验。为今后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完成此实验提供参考。

●课前准备

1.材料

质量分数3%淀粉液。

2.药品

质量分数2%淀粉酶、质量分数3%过氧化氢、质量分数20%新鲜肝脏研磨液、碘液、加斐林试剂甲、加斐林试剂乙、质量分数5%HCl、质量分数3%NaOH、蒸馏水

3.用具

每组10只试管、1个大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或热水)、标签纸、量筒。

4.设备

恒温水浴锅。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通过对不同温度、不同pH下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研究,了解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确定研究影响酶活性的最佳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

(2)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明实验探究的结果。

2.过程方法

(1)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2)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3) pH (2滴酸碱试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4) pH (5滴酸碱试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5) 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通过探究,让同学领悟科学研究思想,培养学生探究性实验设计、观察、分析、判断、汇总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生物学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科学研究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究中实现的;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水平。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步:讨论研究问题(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第二步:介绍材料用具。

2%淀粉酶溶液、20%的肝脏研磨液、3%可溶性淀粉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NaOH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碘液、冰块。

试管、试管架、试管刷、量筒、水浴锅3个、1个大烧杯、油性记号笔。

第三步:根据实验记录表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预期。

第四步:完成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

板书设计

学生实验报告

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

[实验一]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思考:(www.zuozong.com)

1.为什么要将淀粉液和淀粉酶分别保温?

2.为什么淀粉液和淀粉酶混合后要充分振荡?

3.为什么淀粉液和淀粉酶混合后还要保温?

[实验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三]pH (2滴酸碱试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思考:

1.为什么只在淀粉酶中加入酸或碱?

2.为什么三组实验的试管都要放在60℃水浴中保温?

[实验四]pH (5滴酸碱试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思考:

实验三和实验四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实验目的是什么?

[实验五]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思考:

通过对以上几组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你认为:

1.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用什么酶?什么底物?用什么试剂检验?不适合用什么酶?为什么?

2.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用什么酶?什么底物?用什么试剂检验?不适合用什么检测试剂?为什么?

●学生评价方案

●实验成果展示

小资料

1.过氧化氢本身在碱性条件下分解的速率就很快, 因为碱会催化其分解。

2.淀粉遇碘变蓝,主要取决于淀粉本身的结构,淀粉是白色粉末, 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能溶于水而且小呈糊状,支链淀粉小溶于水,热水与之作用则膨胀呈糊状。其中溶于水中的直链淀粉呈弯曲形式,并借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加入碘液,碘分子便钻入螺旋当中的空隙,并借助范德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比较均匀地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其他可见光,从而使淀粉变为深蓝色。高温会破坏淀粉的螺旋结构,使碘与淀粉的包容物不能形成,蓝色褪去。若降低温度,碘与淀粉的包容物形成,又可出现蓝色,但不同温度的显色时间也不相同。

3.在强碱性条件下,碘分子可与NaOH发生歧化反应, 而这些碘的化合物不能与淀粉形成络合物,所以淀粉不会变蓝。【朱小碗,黄淑峰.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的几项注意点[J].生物学通报,2011(46):7.】

参考文献

[1]朱小碗,黄淑峰.“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的几项注意点[J].生物学通报,2011 (07) :57-58.

[2]周文成.对“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探究与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 (01):29.

[3]杨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2, (05) :45-46.

[4]杨亚晖.对“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探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10:33.

[5]李喆.探究实验中常见生成性问题及解决建议——影响酶活性的条件[J].学苑教育,2013, (16) :78-79.

[6]戴圣吉,吴敏.“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的教学反思与再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3, (06) :57-59.

[7]史伟鹏.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改进初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3, (04):4.

[8]潘金元,陈明林.“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定量实验[J].生物学通报,2014, (09):47-49.

[9]李守宇.“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材料选择的误区分析[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4, (02):21-22.

[10]宋玉玲.实验改进《影响酶活性的条件》[J].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4,06:49-50.

[11]唐瑜.对“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教学与实验的理解[J].中学生物教学,2015, (17) :37-39.

[12]孙庆兴.“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分析[J].新高考物理化学生物),2009, (03) :51-52.

[13]钟燕.“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实验的常见错误与改进[J].生物学教学,2011, (10) :33-34.

[14]李晶,靳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拓展尝试[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5, (12) :35-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