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恩威并济,双管齐下的领导智慧

恩威并济,双管齐下的领导智慧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恩威并济,威严自立日本有位企业家在总结他的管理经验时说:“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我们既然把领导的发威喻为“火攻”,也可以把领导的施恩视为“水疗”,水火并进,双管齐下,因人因事而相应采取不同措施。管理者发威之后,给下属一段时间检讨自己的行为,思考自身还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然后领导者就要有计划地做逐步收服人心的工作了。恩威并举,令下属不得不佩服你的绝招。这种情况其实领导也在发威,不过威施于无形之中。

恩威并济,双管齐下的领导智慧

恩威并济,威严自立

日本有位企业家在总结他的管理经验时说:“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意思是对部下施威,批评或者责罚,使他惊醒于自己的错误,待他的愧疚心平息下来,又要恰当地给他一点甜头,引导他朝正确的方向走。

我们既然把领导的发威喻为“火攻”,也可以把领导的施恩视为“水疗”,水火并进,双管齐下,因人因事而相应采取不同措施。

管理者发威之后,给下属一段时间检讨自己的行为,思考自身还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然后领导者就要有计划地做逐步收服人心的工作了。

首先是把自己挑选出的认为有发展的部下找来,与他做深入长谈,这时用词不妨恳切些,态度要真诚自然,让他感受到你确实是器重他,以达到与部下进行有效交流的目的。

然后领导只需通过这些中间人传播自己的恳切意图,稳定大众心理,而不必直接出面。由权威型的中间人将领导的意图代为转述,下属会更容易认为:“原来上司也不是冷酷无情的。”他们也许会想:“好好干仍有升职加薪的机会,努力吧,领导也许会因为我的出色表现对我另眼相看。”

可见,领导的“火攻”发威是强硬的一手,镇住了局面;再通过“水疗”把恩泽缓缓传递下来,浸润到各个下属心中。恩威并举,令下属不得不佩服你的绝招。(www.zuozong.com)

善于发威的领导深知“威”虽必须时时发,但这对个别人而言,又是有所区别的。部下中确有出色的人才,这种“千里马”是不能重鞭的。对于好胜心特别强的人,对于极有反抗精神又能力非凡的人,领导者就要注意方法不能一味压制,使他们无法喘气。

有的人是用高压无法使之屈服的,这时就要演示给他看:我对普通人是发威的,但对你不同,因为你特别出色。好胜心特别强的人也极敏感,一旦体会到这种信息,他们就以“士为知己者死”的态度来回报你。这种情况其实领导也在发威,不过威施于无形之中。

有威慑力的领导一般决断力强,办事爽快果断,常常是一字千金,凭这就可使人折服。部下也会因为佩服你而不自觉地向你靠拢。

古今许多用人实践早已证明,刚柔相济远远胜于刚柔偏废,如同人的身体构造,有坚硬的部分——手、脚、骨骼等,也有柔软的部分——肌肉、软组织等,二者的有机结合,人才能灵活自如地从事各种活动。

南越王赵佗,原来是秦朝派到广东、广西管理南方的地方官,秦朝灭亡后,他自立为王。汉高祖平定天下后,不愿再动刀兵,对他实行了安抚政策,仍任命他管理南方,并给他一些赏赐,这种怀柔政策使汉朝的南疆及偏远地区长期得以安宁稳定。可是当吕后执政时,却将南方视为蛮族,并制定一些民族歧视或压制的政策,激起赵佗造反闹事。吕后派兵征讨,结果因南方气候潮湿酷热、瘟疫流行,汉军作战屡屡不力。汉文帝即位后,重视恢复推行安抚政策,除给赵佗许多赏赐外,还给他的亲属加封官职,使赵佗深受感动,自动废除了王号,并上书请罪,发誓永远诚心向汉朝称臣。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名相晏子曾对齐景公讲过这样的话:“廉政而速之,其行石也。坚哉石平落落,视之则坚,循之则坚,无以为久,是兴速之也。”望管理者们也引此为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