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年来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骨干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骨干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底,胶东引黄调水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整个胶东干线工程全线通水,从而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的联合调度运行。南水北调工程连续两个汛期持续输水,济平干渠一度达到设计流量规模。南水北调2016~2017年度调水计划完成后,为保障胶东四市城市供水需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随即于7月1日转入持续做好向胶东地区应急调水工作。

近年来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骨干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两大工程联合运行设计原则。南水北调东线规划一期工程山东多年平均年调水量为13.53亿立方米,受水区范围为13个市、68个县市区。其中,南水北调胶东干线从东平湖渠首闸引长江水,沿线向济南、淄博、滨州供水;至小清河分洪道子槽上节制闸后与引黄济青工程共用小清河子槽和下游明渠,向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供水。南水北调胶东干线工程全长240千米,工程设计输水规模50立方米/秒;利用引黄济青工程142千米,最大工程输水流量35立方米/秒;胶东引黄调水工程321千米,最大工程设计输水流量15立方米/秒。原规划引黄济青工程主要为青岛市调引黄河水,设计渠道输水运行时间为71天;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起初为应急工程,纳入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先期水源为黄河水,待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将黄河水置换成为长江水;南水北调胶东干线利用引黄济青工程设计空余时间进行输水,从而实现向胶东地区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五市输送江水目标。

2.两大工程联合运行实际情况。2014年底,胶东引黄调水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整个胶东干线工程全线通水,从而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的联合调度运行。2014~2015年度实现向潍坊、青岛,2015~2016年度向潍坊、青岛、威海,2016~2017年度向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供水,累计调引长江水量约12亿立方米。联合运行期间,引黄济青工程共用小清河子槽段渠道输水流量持续达到35立方米/秒,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南水北调工程连续两个汛期持续输水,济平干渠一度达到设计流量规模。通过克服各种困难,总体保障了调水工作的顺利,有效保障了胶东地区四市城市供水安全。南水北调2016~2017年度调水计划(2017年6月30日)完成后,为保障胶东四市城市供水需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随即于7月1日转入持续做好向胶东地区应急调水工作。为保障后续应急调水水源,南水北调两湖段长沟、邓楼、八里湾三级泵站继续运行,将蓄存在上级湖的长江水调引至东平湖。7月11日,应黄河河务部门防汛要求,八里湾泵站停止调水入东平湖。7月22~25日,又根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令,再次利用南水北调两湖段三级泵站调水入东平湖。为解决应急水源供应,水利部及国家防总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防总专门派专家组来山东实地调研,确定“引黄+东平湖”作为应急水源的方案,提出对我省现有引黄口门及工程进行改造,调引黄河水入南水北调干渠。方案确定分别从济南田山、滨州胡楼、引黄济淄、滨州道旭、引黄济青打渔张等5处引黄灌区,引提黄河水入南水北调输水渠道,调水期间各引黄口水源不足或发生应急停水时由南水北调从东平湖引水作为保障。通过适当的引黄口门改造工程和增设临时抽水泵站等方式,实现了南水北调工程沿线黄河水引提入渠的目标,保障了胶东四市城市用水需求。应急调水持续至2017年9月29日,启动了2017~2018年新的调水年度计划。当前阶段,充分利用南四湖蓄水水情较好的条件,优先从南四湖上级湖调入东平湖,以满足胶东地区城市供水需求。(www.zuozong.com)

从近几年向胶东地区调水情况看,充分利用了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工程,发挥以这两大工程形成的全省骨干水网作用,通过与之相连的引黄灌溉工程以及地方局域水网工程,将客水(长江水、黄河水)、湖泊水(南四湖、东平湖)、当地水(水库、河道、塘坝和地下水)、雨洪水(河湖),甚至包括非常规水(中水、海水淡化等)统筹配置、优化调度,可一定程度地缓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矛盾,提高我省境内水资源利用率,更好地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