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随着大规模生产的发展,“信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信用的数量和生产的价值量一起增长,信用的期限也会随着市场距离的增加而延长。在这里是互相影响的。生产过程的发展促使信用的扩大,而信用又引起工商活动的增长。”[36]但是,信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又会造成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时就指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这种矛盾在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中称为货币危机的那一刻暴露得特别明显。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销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37]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在专门分析信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时指出:“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38]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包括欧债危机,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信用危机,其典型表现就是“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少”[39]。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许多丑闻,都是马克思这段话的最好诠释。其中最轰动的莫过于伯纳德·麦道夫的“庞氏大骗局”。这位美国前纳斯达克主席、华尔街的头面人物、著名的慈善大家,居然是一个行骗达10年之久、被骗对象包括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社会知名人士、涉及数额高达500亿美元的超级大骗子。非常有讽刺意味的是,“在麦道夫公司的网站上有这样的声明:‘客户们知道,伯纳德·麦道夫本人追求完美无瑕的从业记录,致力于公平交易,并保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些一直以来都是本公司的标志。’”[40]麦道夫现在已经成了阶下囚,并被判处150年的监禁,麦道夫事件对华尔街乃至美国的金融信用都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在美国的现有金融体制下,麦道夫既不是第一个,但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麦道夫的出局,既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www.zuozong.com)
无独有偶,美国出了个麦道夫,中国则出了个吴某。吴某是原浙江某公司法人代表,因集资诈骗金额3.8亿余元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麦道夫这个“大巫”比起来,吴某确实是太“小巫”了。但有一段时间仍为国人所关注,因为它折射出我国民间借贷信用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要求尽快治理的期望。麦道夫案、吴某案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运用和控制信用这一把双刃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运用和控制得好,可能会把你送往天堂;反之,则必然要下地狱。这不仅仅是信贷双方都要深思熟虑、慎重行事,社会和政府更应该未雨绸缪,有所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