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光谱区或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当采用紫外光照射分子时,电子就会吸收紫外光跃迁到能量更高的轨道上运动,由此运动产生的电磁波谱称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10~400 nm,其中10~200 nm称为远紫外光区,空气中的水汽、O2、N2、CO2等都会吸收该区域的紫外光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最早应用于有机物结构鉴定的光谱分析方法之一,也是常用的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子价电子能级跃迁。在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共轭体系、生色基和芳香性等方面比其他的仪器更有独到之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光谱区或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电磁波与物质发生作用,物质吸收电磁波可产生电磁波谱。物质的运动包括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在微观运动中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在不断振动,当电磁波的频率等于振动频率时,分子即可吸收电磁波,使振动加剧。当采用紫外光照射分子时,电子就会吸收紫外光跃迁到能量更高的轨道上运动,由此运动产生的电磁波谱称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10~400 nm,其中10~200 nm称为远紫外光区,空气中的水汽、O2、N2、CO2等都会吸收该区域的紫外光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远紫外光区测定时,为避免空气的干扰,要使仪器的测量系统处于真空中,因此,远紫外光区又称为“真空紫外区”。这样的操作很麻烦,应用价值不大。常用的波段是200~400 nm(近紫外光区)和400~800 nm(可见光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玻璃会吸收波长300 nm以下的紫外光,测定波长300 nm以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要使用石英器件。(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