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组装耐张杆的拉线?

如何组装耐张杆的拉线?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拉线由抱箍、上把、拉线、下把、拉线盘及拉线坑等组成。对于耐张杆则在电杆顺线路方前后设拉线,以承受两侧导线的拉力。埋设拉线盘及底把。拉线棒在制作时已将心形环套入了端部的固定环内。因为钢绞线较硬,制作时要有手上的功夫,要注意其弹性。这时将钢绞线穿入拉线棒端环上的心形环内,用作上把的方法将拉线下把作好。

如何组装耐张杆的拉线?

低压架空配电线路应在进户杆和接户杆上设置拉线,用以平衡电杆所受导线的单向拉力。拉线由抱箍、上把、拉线、下把、拉线盘及拉线坑等组成。

拉线坑应与杆坑同时划出,其位于进户杆和接户杆导线侧的反方向上,且应与线路方向重合,一般距杆为一个杆长,拉线坑坑型示意见图11-29,开挖及要求同杆坑。

(一)拉线的种类

1.普通拉线 用于终端、转角和分支杆,装设在电杆受力的反面,用以平衡电杆所受导线的单向拉力。对于耐张杆则在电杆顺线路方前后设拉线,以承受两侧导线的拉力。

2.侧面拉线即人字拉线 用于交叉跨越和耐张段较长的线路上,以便使线路能抵抗横线路方向上的风力,因此有时也叫做风雨拉线或防风拉线,每侧与普通拉线一样。

978-7-111-32980-0-Chapter11-33.jpg

图11-29 拉线坑型示意图

a—坑口宽度≥拉线盘宽度+100mm b—坑口长度≥拉线盘长度+100mm c—底把沟长,一般为1.0~1.5m d—底把沟宽,≤150mm,对正木桩 e—底把沟深≥978-7-111-32980-0-Chapter11-34.jpgH—坑深≥2.0~2.5m,由杆长而定水平拉线坑的尺寸由现场而定

3.水平拉线 用于拉线需要跨越道路或其他障碍时的拉线,因此也叫拉桩拉线。

4.自身拉线 用于地面狭窄、受力不大的杆上。

5.Y型上下拉线 用于受力较大或较高的杆上。

6.Y型水平拉线 用于双杆受力不大的杆上。

7.X型拉线 用于双杆受力较大的杆上,也叫做交叉拉线。

拉线的型式见图11-30。拉线常用钢绞线(GJ25~GJ75)制作,有时也用ϕ3.2~ϕ4mm多股(3、5、7、9、11、13股)镀锌铁线制作。

(二)拉线的制作安装

1.埋设拉线盘及底把 具体步骤如下:

(1)清理拉线坑并复核尺寸坑深及位置是否正确,没有挖好拉坑底把马道的要挖好马道,见示意图11-29,底把马道一般150mm宽即可,与地面角度一般为45°或根据拉线的形式而定。

(2)水平拉线要将拉桩杆立好,并与地面成70°角,要保证拉线盘中心、桩杆、电杆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3)埋设拉线盘及底把。将底把拉线棒穿入拉线盘的孔内,垫好厚垫片(一般用10mm厚镀锌钢制作),尺寸为200mm×200mm,用双螺母紧好,放置时必须使拉线棒伸直,见图11-31。找正后,与电杆埋土一样,填土夯实,最后堆土300mm。拉线棒在制作时已将心形环套入了端部的固定环内。

2.丈量拉线长度及下料 在现场一般用实测的方法丈量,由一人登杆用皮尺从拉线抱箍(已在组杆时装好)开始,另一人将皮尺拉至底把端,将丈量的尺寸再加上2m即为拉线的下料尺寸。

下料要用剪刀剪断钢绞线,剪断前先用铅丝将剪断处的两侧10mm处绑扎牢固,以防散开分股。钢绞线从线轴上放开的方法同导线。

3.作上把 登杆将钢绞线的一端穿入拉线抱箍的心形环内,穿入前要将钢绞线穿入心形环处做成环形(制作方法见图11-36)。因为钢绞线较硬,制作时要有手上的功夫,要注意其弹性

上把的固定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缠绕法,一种是楔形线夹法。缠绕法是用ϕ2~ϕ3mm的镀锌铁丝将上把心形环处绑扎,绑扎要紧密牢固可靠,最好用小辫收尾,见图11-32,绑扎长度250~350mm,要根据拉线的长短而定。楔形线夹法是用金具固定的,见图11-33。金具的选择要与拉线的直径相符,线尾要绑扎固定。一般不宜采用钢索卡子固定的方法。

4.作下把 下把的固定方法一般有三种,缠绕法、楔形UT线夹法和花篮螺栓法。

先用1m长的8铅丝,一端与拉线棒的端环系紧系牢,另一端插入紧线器的滚轮内并稍转动其手柄将其固定好,然后尽量将其伸直并用紧线器的咬口咬住按拉线方向尽量伸直的钢绞线。被咬住的钢绞线处应先用铝包带包扎,再紧好翼形螺钉,见图11-34。然后转动紧线器手柄,缠动铅丝,将拉线撑紧并使杆头向拉线侧偏移1.0~1.2个杆头。这时将钢绞线穿入拉线棒端环上的心形环内,用作上把的方法将拉线下把作好。

采用缠绕法时,先紧密绑扎250~350mm,然后花绑400~500mm,最后再紧密绑扎100~150mm,小辫收尾,见图11-35。缠绕法选用于50mm2及以下的钢绞线,GJ—70及以上的钢绞线应用线夹紧固。

978-7-111-32980-0-Chapter11-35.jpg

图11-30 拉线的类型

a)普通拉线 b)水平拉线 c)Y型(上下)拉线 d)Y型水平拉线 e)自身拉线 f)交叉拉线

各种类型中把拉线的规格表

978-7-111-32980-0-Chapter11-36.jpg

注:1.表中拉线均系中把规格股数,系指ϕ4mm镀锌铁线的合成股数,并分别为3、5、7、9、11股。GJ为钢绞线。

2.拉线的底把可用圆钢拉线棍:如选用ϕ4mm镀锌铁线时,底把应按中把股数加两股(例如三股拉线,则底把应为3股+2股=5股)。选用Y型共用一底把,则底把拉线合成股数之外冉加一股(即Y5股时为10股+1股=11股)。

3.当受拉侧的横担I:所架设导线截面及导线条数不一致时,应按其中最大的作为选用标准。

4.拉线应在上把与中把之间加装拉线绝缘子。混凝土电杆的拉线可不加绝缘子,但穿越导线的拉线,应在带电导线的上、下方各装一个拉线绝缘子。

978-7-111-32980-0-Chapter11-37.jpg

图11-31 埋设拉线盘及底把(www.zuozong.com)

978-7-111-32980-0-Chapter11-38.jpg

图11-32 上把绑扎示意图

978-7-111-32980-0-Chapter11-39.jpg

图11-33 上把楔形线夹示意图

采用楔形线夹时同图11-33,采用花篮时要将螺栓退至端头,以便调整,螺栓上要涂以少许凡士林,紧好后要用8铅丝花缠将其锁住。紧线器、花篮螺栓的选择要按钢绞线的直径选取。

最后把紧线器拆掉,把多余的钢绞线剪去,把底把部分修整直即可。上把和下把拉线的紧固也有用并沟线夹的,但一个接点至少得用两副,线夹的规格应与钢绞线对应,尾线绑扎100mm。

5.有些时候拉线的材料用8铅丝制作,下面介绍一般的制作方法

(1)将铅丝放开,长度应为拉线测量长度的整数位再加上两端固定的长度。总根数由拉线需要量而定。

(2)将铅丝两端头固定(可固定在树、电杆或其他固定物上),中间由几人同时用力推或拉铅丝将其伸直、伸长,推拉后将其缓慢放在地上。有时也可用紧线器或绞磨将其拉伸。一般情况是一根一根伸直。

(3)按照下料尺寸将拉伸好的铅丝剪断。

(4)按照规定的股数,如3股、5股、7股或9股等,比齐端头,边甩边转动使其编扭在一起,像编麻绳一样,然后把端头用细丝缠住。

(5)用缠绕法做好线鼻子,缠绕时采用自身缠绕,不另外用绑线,见图11-36。缠绕完一根后用另一根将其尾部压住,再用另一根缠绕,缠绕两圈时再将被压住的尾部翻起后再继续缠绕,按上述方法一直缠到最后一圈最后小辫收尾。缠绕时可一人缠绕,一人用穿钉穿过鼻子把持住或在杆的下部装一临时拉线抱箍,在地面上缠绕。做好后将其登杆挂在拉线抱箍的穿钉上。

(6)同样用紧线器将其与拉线棒伸紧拉住,用自身缠绕法将底把做好,见图11-34和图11-35。将多余部分剪掉,其他同钢绞线拉线的制作。所不同的是先将拉线穿入底把的环内,用其中1~2股插入紧线器的紧轮,然后撑紧紧线器并用其钳口叼住上部的拉线,紧好元宝螺钉后,旋动手柄使拉线撑紧并使杆头倾斜一个杆头,这时即可用自身的股线进线绑扎。

978-7-111-32980-0-Chapter11-40.jpg

图11-3 4紧拉线的示意图

1—钢绞线 2—紧线器 3—紧线器手柄 4—8铅丝 5—底把

978-7-111-32980-0-Chapter11-41.jpg

图11-35 下把绑扎示意图

(三)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

(1)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为45°~60°,当受地形限制时,不宜小于30°;夹角偏差,35kV应≤1°,10kV应≤3°;终端杆的拉线及耐张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转角拉线应与转角后线路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拉线穿过公路时,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6m。

(2)绑扎钢角线拉线时,可用直径不小于3.2mm的镀锌铁丝,缠绕长度不应小于表11-5的数值。

(3)绑扎合股镀锌铁丝拉线时,可用直径不小于3.2mm的镀锌铁丝绑扎,缠绕长度不得小于:

五股及以下者,下缠150mm,花缠250mm,上缠200mm,中间有绝缘子的两端缠200mm。

978-7-111-32980-0-Chapter11-42.jpg

图11-36 制作拉线鼻子示意图

11-5 缠绕长度最小值

978-7-111-32980-0-Chapter11-43.jpg

采用自身缠绕时,缠绕长度不得小于:

三股为80mm,五股为150mm。

(4)采用UT形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安装前螺纹上应涂润滑剂;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露出的尾线不宜超过400mm;所有尾线方向应一致;调节螺钉应露扣,应有不小于1/2螺杆螺纹长度可供调节。调整后UT形线夹应用双螺母且拧紧,花篮螺栓应封固,尾线应绑扎固定。

(5)拉桩杆拉线其拉桩杆的埋深不应小于杆长的1/6;拉桩杆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拉线坠线与拉桩杆的夹角不应小于30°;拉线坠线抱箍与杆顶一般为0.25m,距地面不小于4.5m;绑扎长度同前。

(6)镀锌铁丝合股拉线最少不得少于3股,单股直径不小于4mm,绞合均匀、受力相等,不应有抽筋、松股现象。

(7)当一杆有多条拉线时,拉线中不得有过松、过紧等受力不均现象。

(8)居民区、厂矿内,混凝土电杆的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时,拉线中间应装设拉线蛋形绝缘子,在断线情况下,蛋形绝缘子距地面应不小于2.5m。

(9)拉线底把埋设必须牢固可靠,拉线棒与底拉盘应用双螺母固定,拉线棒外露地面长度一般为500~700mm。

(10)拉线安装前应对拉线抱箍及其穿钉、心形环、钢绞线或镀锌铁丝、拉线棒、底盘、线夹、花篮、螺钉、蛋形绝缘子等进行仔细检查,有不妥的不得使用。拉线组装完后,应对杆头进行检查,不得有遗物滞留在杆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