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竹的特点与生长条件简介

毛竹的特点与生长条件简介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竹为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型较大,成熟毛竹高度可达20余米,胸径一般为8~10cm,部分毛竹的胸径可达16cm以上,秆环平,箨环隆起。图5.1 毛竹的形貌毛竹的生长发育与一般乔木树种不同,它是由地下部分的鞭、根、芽和地上部分的秆、枝、叶组成的有机体。毛竹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15~20℃,年降水量1200~1800mm。毛竹林是我国重要的竹林资源,占竹林面积的70%左右。

毛竹的特点与生长条件简介

毛竹,单轴散生,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毛竹为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型较大,成熟毛竹高度可达20余米,胸径一般为8~10cm,部分毛竹的胸径可达16cm以上,秆环平,箨环隆起。相对于其他竹种,毛竹的叶片较细小,长度一般为4~11cm,宽度一般为0.5~1.2cm(唐文莉等,2008;林振清等,2009;胡火生,2009)。毛竹的形貌如图5.1所示。

图5.1 毛竹的形貌(www.zuozong.com)

毛竹的生长发育与一般乔木树种不同,它是由地下部分的鞭、根、芽和地上部分的秆、枝、叶组成的有机体。毛竹的根向地生长,秆反向地生长,竹鞭横向地起伏生长。竹秆寿命短,开花周期长,没有次生生长,竹鞭具有强大的分生繁殖能力。竹鞭一般分布在土壤上层15~40cm的范围,每节有一个侧芽,可以发育成笋或新的竹鞭。壮龄竹鞭上的部分肥壮侧芽在每年夏末秋初开始萌动分化为笋芽,到初冬笋体肥大,称冬笋。冬季低温时期,竹笋在土内处于休眠状态,到了第二年春季温度回升时,又继续生长出土,称为春笋。春笋的笋壳为紫褐色,有黑色斑点,满生粗毛。春笋中一些生长健壮的,经过40~50天的生长后,竹秆上部开始抽枝展叶而成为新竹(杨芳,2009)。

竹子生长周期短,一般5~6年即可使用(Ohmae et al.,2009)。毛竹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15~20℃,年降水量1200~1800mm。喜肥沃、深厚、背风山间谷地,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壤土,在排水不良的黏土、表土浅薄或多石砾之地,生长不良。毛竹林是我国重要的竹林资源,占竹林面积的70%左右。毛竹有其独特的生长规律,幼竹形成后,秆型生长结束,主秆的高度、粗度和体积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进入材质生长时期,毛竹质量生长仍在进行(江泽慧,2002;刘广路等,2010)。竹材与木材相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刚度大、易纵向剖削等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