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受山地地形影响比较显著。年降水量陕北400~600 mm,关中500~700 mm,陕南700~900 mm,其中陕南的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达900~1250 mm。陕西省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的39%~64%。
根据水热系数理论,在葡萄成熟期,即采收前一个月内降水量不大于100mm,成熟前两个月内的K值小于1.5时,可酿制品质极好的葡萄酒;K值在1.5~2.0之间时,可酿制优良的葡萄酒;K值在2.1~2.5时,可进行一般葡萄酒的酿制。成熟期的K<1.5是世界上著名葡萄酒产区的特点。
陕西省渭北旱塬地区是公认的酿酒葡萄优质产区,对比分析蒲城、大荔、泾阳等优质葡萄产区与西安、宝鸡等地的成熟季各月降水量与水热系数,除宝鸡市,其余地区8、9月水热系数均小于1.5(图1),按照达塔维雅理论这些地区均能获得极好的葡萄品质,而实际上,西安市、宝鸡市、武功县等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9三个月的降水量较多(图2),影响了酿酒葡萄品质,这三个地区的葡萄品质明显不如蒲城等优质葡萄栽培区,因此水热系数不能很好地区分陕西省酿酒葡萄的适栽度。(www.zuozong.com)
不同的土壤含水量影响葡萄的质量并且潜在地反映了葡萄酒的质量。一般认为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年降雨量在600~800 mm是较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李伟英等1997年研究认为,果实成熟前一个月如果降雨超过80 mm,就会影响葡萄的品质;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在采收前两个月的雨水过多,那么葡萄就会继续旺盛的营养生长,浆果的含糖量降低、风味淡、着色差,并且会增加pH值和K+浓度;另外,过多的雨水会导致裂果和微生物的感染。因此,葡萄采收前1个月的降水量不宜过多,最好不超过50mm,否则容易感病,葡萄的风味变淡。据观察显示,在温暖而不是经常干旱的地区,葡萄成熟期适当的水分胁迫有利于形成葡萄酒的特殊香气,同时适时适量的供水量决定了葡萄的潜在质量。
根据世界名酒产区波尔多多年成熟期(7~9月)降水状况,结合酿酒葡萄的质量要求,本文采用成熟期降水量小于280、280~380、大于380 mm作为区划指标。由图2可以看出7~9月份的降水量对不同地区葡萄适栽度的区分效果较好。蒲城、大荔、泾阳等地区7~9月降水量都小于280 mm,有利于酿酒葡萄糖分和芳香物质的积累,可以获得良好的葡萄品质。
在最终确定各地区酿酒葡萄适栽度时,还要结合无霜期、生长季干燥度和埋土防寒线,酿酒葡萄的最佳栽培区不但成熟季降水量适合,还要有适宜的热量和生长季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