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费师范生培养数量大幅增加,履约时间缩短至6年

公费师范生培养数量大幅增加,履约时间缩短至6年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6年年底,6所部属师范大学共培养了9.4万个免费师范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边远地区的师资问题。基于此,相关部门和学校加强了对师范生的选拔力度和教育工作,而且,从2018年开始把履约时间由10年缩短到6年,并改称为公费师范生。

公费师范生培养数量大幅增加,履约时间缩短至6年

公费师范生的前身为免费师范生,是我国于2007年首先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部属师范大学培养的读书期间免学费、免住宿费并享受生活补贴的边远地区紧缺教师。截至2016年年底,6所部属师范大学共培养了9.4万个免费师范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边远地区的师资问题。然而,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部属师范院校培养出的免费师范生的不足。笔者对已毕业的免费师范生、在校的免费师范生、高中生的调查发现有几点不足:第一,部分学生的入学动机并不是为了扎根边远地区,为边远地区的教育服务,而是以免费师范生为跳板,部属师范大学毕业后违约,不从事教育工作。第二,虽然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了教育工作,但基本留在了市县学校工作,到边远农牧区的基本为零。第三,很多高中生认为10年的期限太长,不愿报考免费师范生,导致免费师范生的生源出现了问题。基于此,相关部门和学校加强了对师范生的选拔力度和教育工作,而且,从2018年开始把履约时间由10年缩短到6年,并改称为公费师范生。

因培养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优势,自2008年,云南、西藏、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相继实施了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各地不断探索,积累了很多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地方师范生教育政策等方面的有效经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师资薄弱的问题。自2013年开始,四川省也开始开展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目前已有几届学生毕业。对已毕业的免费师范生和在校免费师范生的调查发现,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匮乏问题,但同样也显露出了诸多不足之处。下面,笔者以四川民族学院培养的双语免费师范生为例谈谈几点不足。第一,培养出的免费师范生的素养不符合地方中小学的要求。四川民族学院藏汉双语免费师范生主要是为甘孜州和阿坝州培养民汉双语教师,地方中小学缺乏的是能用民族语言开展专业学科教学的教师,特别是初高中的数学物理地理、生物、历史教师。然而,培养出的很多师范生到了工作岗位后不仅无法用民族语言开展专业学科教学,甚至不能用民族语言与学生沟通,出现了地方中小学不愿接受免费师范生的现象。第二,培养出的免费师范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不过关。笔者在对甘孜州新都桥藏文中学相关领导的访谈中发现,部分免费师范生不仅无法用民族语言开展教学工作,就连用汉语开展专业学科教学的水平也不高。第三,部分免费师范生未到中小学任教,而是以各种理由借调到其他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第四,部分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学习不认真。很多同学认为,考上免费师范生意味着自己的“饭碗”已解决,在校学期间努力与否影响不大,最后学校都会发毕业证的,所以在校期间得过且过,甚至经常旷课。第五,主要培养的是中小学教师,基本没有为学前教育培养免费师范生,导致农牧区的学前师资主要为职校毕业生、“9+3”毕业生,甚至是高中毕业生。(www.zuozong.com)

出现以上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未明确招生对象。对已经毕业的双语免费师范生和在校的双语免费师范生的调查发现,有的是一类模式高中毕业生,有的是二类模式高中毕业生,有的是普通模式高中毕业生。二类模式毕业生和普通模式毕业生入学时的藏语分非常低,基本上只考了十几分,特别是普通模式的学生,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过民汉双语教育,高考时碰运气考了十几分就加入到了双语免费师范生的行列,进入大学后藏语课基本听不懂。从甘孜州、阿坝州民汉师资的要求来看,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对象应该都为一类模式学生,因为一类模式学生在高考之前要进行汉语水平测试,汉语水平测试过关后方能参加高考,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汉语水平达到了基本交流沟通的程度,相较于二类模式特别是普通模式学生的藏语水平要强得多。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主要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这样到了工作岗位后,既能用民族语言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专业水平也不差。第二,培养方案缺乏适宜性。笔者对四川民族学院培养民汉双语免费师范生的二级学院的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阅读发现,虽然确定的培养目标符合地方中小学对民汉双语教师的素质要求,但设置的课程并不能实现此目标。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 设置的课程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藏语课程的难度大,课时少,专业课程的难度大且缺乏体系。各个班级学生的藏语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的藏语基础基本为零,有的学生完全可以用藏语阅读相关书籍。面对这样的差异,很多学院并未分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而是“一锅煮,一刀切”,直接开藏语语法、藏族历史等课程,导致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完全处于“坐飞机”的状态。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开展的活动,当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面无表情,甚至看其他书籍或玩手机时,教师也感到非常无奈。久而久之,教师的积极性也不高。民汉双语师范生不仅藏语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也普遍较低。拿2016年四川民族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来说,普通本科生文科最低分为521分,理科最低分488分,但民汉双语类本科生文科最低分为327,理科最低分为381分。所以,相较于普通本科生,他们的文化成绩较差。然而很多二级学院为这些学生开设的课程与同一专业普通本科生的课程并无两样,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② 实践教学环节少且不成体系。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必须通过系统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调查发现,在很多二级学院有关民汉双语免费师范生(公费生)的培养方案中并未包括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大多体现在三四次为时半天的见习、讲课训练、实习。其实,对师范生而言,只依靠见习、讲课训练和实习来形成和发展教育教学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很多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很多二级学院不仅并未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连见习、讲课训练和实习效果也不理想。大多数见习活动流于形式。很多二级学院并未对整个在校期间的见习活动做系统的安排,不同学期之间的见习没有连贯性;见习活动并未与本学期相关的学科教学活动相联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每次见习前,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见习计划和见习指导,见习过程中没有及时且有针对性的指导,见习之后的总结流于形式,并未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活动与总结活动,导致见习效果不理想。从讲课训练来看,有的二级学院讲课训练较规范,但也有的二级学院讲课训练流于形式。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上讲台开展教学活动(试讲),但并未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并未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甚至有教师为讲课训练确定的目标是“只要实习前能讲一堂20分钟的课就算合格”,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从实习活动来看,很多学院采取的是分散实习,只要学生能拿回实习单位盖的章就算合格,中途没有任何指导。虽然有部分学生选择的是集中实习形式,但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也是非常有限的,导致实习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三,在校期间的学业评价体系不客观或未严格执行相关的评价制度。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实现的水平如何,需要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评价包括测验、分析和评语三个部分。众所周知,教育目标是一个体系,要想实现教育目的,就要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想实现某级某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就要实现各门课程和各项活动的目标。要想实现某门课程或某项活动目标,就要实现组成这门课程的各个单元目标。所以说,要想实现双语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就要实现在校期间开展的各项活动和开设的各门课程的目标。然而,笔者对部分课程的目标分析发现,有的课程的目标并未围绕着培养目标来制定,任课教师并不明确培养目标;有的课程的目标虽然围绕着培养目标制定,但课程实施过程中却偏离了课程目标,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与培养目标相差甚远;有的课程虽然围绕着培养目标确定,而且课程实施过程基本能围绕着目标开展,然而课程评价并未实现此目标,要么评价内容、方式与目标不一致,要么评价标准过低,部分学生并未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算通过。因很多课程目标并未真正实现,故培养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但这些未来的人民教师却以合格师范生的身份进入了教师行列。因为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高,故很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不愿选择公费师范生。因为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而且很多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的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所以,很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不愿选择公费师范生。选择公费师范生的学生大多为成绩一般或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