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来信
升入高中之后,女儿就开始住校了,每半个月才回家一次;有时候,学习紧张了,甚至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就没太在意,可是一个学期之后,我渐渐发现,女儿和我的关系越来越冷淡了。她很少和我们聊学校里的事情,即使我们偶尔问起,她也会用“学校有什么好聊的”搪塞我们。我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怎么会变成这样?
——丹丹妈
专家解答
亲子关系是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个性完善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维持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事实证明,创造了民主而和睦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会更喜欢亲近家长,更容易理解家长。只有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才是安全的、幸福的、独立的。
如果孩子已经上了高中,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就要少一些消极的评价,少一些无情的斥责;不要猜疑孩子,不要苛求孩子。要让孩子逐步懂事、成熟,和他们一起消除高中阶段的种种烦恼,家长就要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引导孩子明确自己“准青年”的身份。
高中阶段的孩子,犹如蓬勃生长的小树,他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需要充足的阳光、空气、营养和水分。可是他们精力旺盛,喜欢梦想,免不了会伸出一些歪杈,这时候,家长就要及时将多余的枝杈修剪掉,让树干更加笔直,让树冠更加丰满,实现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方法介绍
当孩子进入高中阶段后,家长要做一个称职的“成长参谋”,让孩子学会独立地思考,自觉地积极行动。如此,才可能被孩子视为朋友。良好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如此重要,作为高中生的家长们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1.不要觉得自己就是权威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点,在家庭教育中,长辈是中心,孩子一定要绝对服从家长。因此,家长都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教育孩子,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正确的、是最适合孩子的。这种教育观念忽视了孩子心理发展的需求,是不正确的。(www.zuozong.com)
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要求独立的天性逐渐增强,和家长之间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孩子不喜欢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两代人之间容易出现“代沟”。因此,要想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家长就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和孩子做朋友。
2.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高中阶段,孩子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在需求和方式上通常都带有鲜明的特点。比如,在情感、思想观念和行为上,离家长越来越远;在他们心中,老师不再是权威;喜欢和同龄人、异性交朋友。其实,这些特点都跟青春期孩子特有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有关。为了和孩子保持正常的沟通,家长就要对孩子的心理特征多一些了解。然后,再按照高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来进行教育,如此才是有效的。
3.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家长适度的爱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是很多家长对孩子体恤有加、呵护过度,其实这并不能帮助孩子,反而还会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如果家长干涉得太多,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受到限制,他们只会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效果就不明显;同时,孩子还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行为,比如自私、冷漠、缺乏安全感、不信任他人等。因此,要想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就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4.认真听听孩子的心声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无微不至,可是却很少有家长能够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来和孩子谈谈生活、聊聊天,听听孩子的心声。
其实,认真倾听孩子讲话也是一种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途径。当孩子在讲述某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耐心听,要尊重孩子说的话,即使孩子的话比较幼稚、片面、极端、可笑,也要认真倾听,如此才能让孩子获得被“接纳”的感觉。须知,只有在倾听孩子的同时,鼓励孩子,引导孩子,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学会心理换位,尝试以孩子的身份、孩子的角色地位、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去想一想孩子的所作所为;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在孩子这个年龄时经常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就容易和孩子相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