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具的选配与茶的品种和煮法有关

茶具的选配与茶的品种和煮法有关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历代的文人墨客,都特别强调茶具的“雅”。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注重茶的韵味,可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泡茶,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

茶具的选配与茶的品种和煮法有关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要获取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这是因为饮茶器具不仅是饮茶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盛器,具有实用性,而且饮茶器具还有助于提高茶叶的色、香、味,同时,一件高雅精美的茶具,本身还具有欣赏价值,富含艺术性。选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茶具的艺术性如何,成了人们选择时的另一个重要标准。茶具的优劣,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一、选配茶具要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饮茶习惯、茶类及自然气候条件不同,故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如东北、华北一带,多数都用较大的瓷壶泡茶;江苏、浙江一带除用紫砂壶外,一般习惯用有盖的瓷杯直接泡饮;四川一带则喜用瓷制的盖碗杯;福建及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习惯于用小杯啜乌龙茶,故选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泡茶,以鉴赏茶的韵味;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多习惯于用碗喝茶,古风犹存。

二、选配茶具要因人制宜

在古代,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茶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不同地位与身份。如历代的文人墨客,都特别强调茶具的“雅”。宋代文豪苏东坡在江苏宜兴讲学时,自己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的紫砂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独自烹茶品赏。

另外,职业有别,年龄不一,性别不同,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如老年人讲求茶的韵味,要求茶叶香高、味浓,重在物质享受,因此,多用茶壶泡茶;年轻人以茶会友,要求茶叶香清味醇,重于精神品赏,因此,多用茶杯沏茶。

三、选配茶具要因茶制宜(www.zuozong.com)

自古以来,比较讲究品茶艺术的茶人,注重品茶韵味,崇尚意境高雅,强调“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认为好茶好壶,犹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

一般来说,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注重茶的韵味,可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泡茶,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如果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

四、选配茶具要因具制宜

选用茶具,一般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实用性;二是要有欣赏价值;三是有利于茶性的发挥。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红茶和乌龙时最好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白瓷茶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特别适合冲泡原料粗大的乌龙茶、普洱茶。但冲泡绿茶特别是碧螺春和银针时则最好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花茶一般用盖碗,一是有利于保香,二是有利于撇茶。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