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身养性的艺术:茶道的魅力与益处

修身养性的艺术:茶道的魅力与益处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道是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是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人生观、世界观在茶茗品饮中的体现。在中国,茶道的内涵与传统的儒、佛、道相融合,显示了中国茶文化的风貌。儒家以茶修德,佛家以茶修性,道家以茶修心,三家皆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

修身养性的艺术:茶道的魅力与益处

懂得了茶的真谛,品茶方有了闲趣。中国传统的主体由儒、佛、道三教精神及其影响组成,茶文化在三教精神共同影响与作用下,逐渐走向成熟,中国茶道是自然,是谦和,如山水,似晚霞,是美丽的哲学,形成中国茶道的“四谛”:和、静、怡、真。

【茶闻趣事】

黄山毛峰的传说(www.zuozong.com)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斜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沸水冲泡下去,只看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后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幽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即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知县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慨万端,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的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茶道是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儒、佛、道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是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人生观世界观在茶茗品饮中的体现。在中国,茶道的内涵与传统的儒、佛、道相融合,显示了中国茶文化的风貌。儒家以茶修德,佛家以茶修性,道家以茶修心,三家皆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中国茶道深沉、隽永,如果说源自中国的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是一种严格尊崇、极其讲究的终极宗教,那么,中国茶道应是一门包罗万象、顺乎自然的美丽哲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