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瑜战胜曹军、苏轼的困境与反思

周瑜战胜曹军、苏轼的困境与反思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周瑜指挥吴刘联军战胜八十万曹军,年仅34岁。生3:苏轼被贬黄州、落魄失意的现状跟战功赫赫的周瑜形成强烈反差。生4:这种反差,恰恰表现出苏轼对困境的反思,他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却因诗文讽喻新法而遭贬谪,不能像周瑜那样施展才干,为国效力,这是对现实的讽喻。苏轼现在已经失去被重用的机会,特别羡慕周瑜,否则就不会产生这种反思。概括起来,落脚在历史与现状。

周瑜战胜曹军、苏轼的困境与反思

师:谁先起来谈一谈?

生1:“遥想公瑾当年”,苏轼想到了周瑜周公瑾。师:周瑜是怎样的人?

生1:“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周瑜束装儒雅,气度不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临战从容,年轻有为。

师:周瑜指挥吴刘联军战胜八十万曹军,年仅34岁。刚才我们讨论的是赤壁之战中的周瑜,为何写“小乔初嫁了”?

生2:当年东吴孙策迎请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头衔,并一同攻取皖城;不久,周瑜娶了小乔。自古以来有美人嫁英雄的美谈,用小乔侧面衬托周瑜风姿洒脱,年轻有为。

师:哦,知人论世!周瑜在这首词中的总体形象就有了。苏轼困苦落寞之中想到了周瑜,他为什么如此羡慕周瑜,而非他人?

(学生思考)(www.zuozong.com)

生3:苏轼被贬黄州、落魄失意的现状跟战功赫赫的周瑜形成强烈反差。

生4:这种反差,恰恰表现出苏轼对困境的反思,他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却因诗文讽喻新法而遭贬谪,不能像周瑜那样施展才干,为国效力,这是对现实的讽喻。周瑜的忠心得到认可,而自己因为忠心遭贬谪,对比强烈。因此,苏轼特别羡慕周瑜。如果苏轼没有遇到人生的困境,也未必能羡慕周瑜。

师:是困境让他借助周瑜来反思现状。

生4:周瑜火攻曹军,指挥作战,赢得胜利。关键是因为孙策、孙权重用周瑜。苏轼现在身处困境,纵有天大的才能,也无用武之地。这也是对现实的讽喻。我想,苏轼特别羡慕周瑜,主要是对当权者重用周瑜的良好社会环境的向往。苏轼现在已经失去被重用的机会,特别羡慕周瑜,否则就不会产生这种反思。

师:苏轼借用周瑜对自己47岁之前的忠心进行反思,对现实困境重新思考。概括起来,落脚在历史与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