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黑龙江的黑色蛟龙:改革开放下的欢乐之地

黑龙江的黑色蛟龙:改革开放下的欢乐之地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黑龙江两岸土地都是黑色,土壤中的植物根茎等腐烂后形成腐殖质溶解在江水中,江水就显出了黝黑的色泽,江水沿弯曲的水道奔流,宛如游龙,所以,黑龙江就由此得名。两源在我国漠河西洛古河村汇合后称黑龙江。改革开放使往日甘于寂寞的黑龙江畔热闹起来。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对外开放的口岸有十个。

黑龙江的黑色蛟龙:改革开放下的欢乐之地

黑龙江是一条流经中国、蒙古和俄罗斯的国际性河流。全长4370公里,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9位。黑龙江的水量丰盈,每年总流量达2709亿立方米,是黄河总水量的5倍,仅次于长江和珠江,居全国第3位。

黑龙江是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河流,曾流传着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黑龙江上住着一个龟王,它全身洁白,十分厉害,经常兴风作浪,给两岸人民带来灾难。后来,一条黑龙来到江上,同小白龟打了起来,最后,黑龙经过7天7夜的搏斗,终于打败了小白龟,把它赶出了黑龙江,消除了水患。从此,黑龙在江里住下来,这条江也被人们叫做黑龙江了。其实,关于黑龙江名字的起源,在我国古代的《山海经》、《金史》等古籍上都有记载,称作黑河或黑水。由于黑龙江两岸土地都是黑色,土壤中的植物根茎等腐烂后形成腐殖质溶解在江水中,江水就显出了黝黑的色泽,江水沿弯曲的水道奔流,宛如游龙,所以,黑龙江就由此得名。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又分三支,其中以源出大兴安岭西坡的海拉尔河为最长;北源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东麓。两源在我国漠河西洛古河村汇合后称黑龙江。从海拉尔河源地算起,黑龙江全长4485公里,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公里。支流不下200多条,其中有松花江、乌苏里江、结雅河、布利亚河等,以松花江最大。松花江在我国境内,也有南北两源,北源嫩江,源出伊勒呼里山南麓;南源称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两源相汇于吉林省大安县和扶余县附近,往东北于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松花江以天池起算,全长1927公里,流域面积达55万平方公里,几乎占东北地区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

黑龙江流域寒去暑来,气温骤变。特别是春季,气温猛升,江水解冻很快。由于各年气温和上游来水量多少不相同,开江一般分“文开”和“武开”两种。“文开”时,江上冰渐渐融化,水从冰里象从海绵里挤出那样流淌,冰块在水里越来越小,文文静地化开。“武开”则不然,冰块还很坚硬时,江水就顶开冰层,破冰而出。被顶开的大冰块带着一股野性,象匹拴不住的野马,顺水飘流,横冲直闯。这块冰撞那块冰,咔咔巨响,声闻数里。撞不过去,就拱起来形成冰排。冰排经常在河道狭窄处遇阻卡塞,重叠垒积,形成冰坝。有时水位急剧上涨,漫漫决口,酿成水灾

黑龙江流域地处温带,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蒸发量小,森林茂密,有利于水源涵养,北部则有永久层冻土和季节冻土存在,限制水流下渗。(www.zuozong.com)

黑龙江水系径流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的蕴藏量仅松花江就有600万千瓦,而且有许多良好`的坝址。干流和主要支流河道宽阔,航运较发达。松花江在哈尔滨以下,可通行千吨江轮。冬季虽然封冻,但冻层坚厚,车辆可在上面行走,形成特有的冰上运输线。

黑龙江水系,水产资源相当丰富。除有鲤、鲫、鲢、鳜等多种鱼类外,还有特产鲑鱼、鳇鱼、细鳞鱼和罗哲鱼等品种。鲑鱼又名大马哈鱼,每当秋分前后,从北太平洋沿岸进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属于海洋回归鱼类,可谓“江里生、海里长”。这种鱼沿江上溯,甚至遇到瀑布也能跳跃而上。此时,江里淡水鱼均得为鲑鱼让路,因前头开路的雄性鱼遇江鱼就咬,故杀出一条溯江而上的回归产卵路径。由于长途跋涉,体力消耗殆尽,鱼体呈黑褐色,群众称之为“黑鬼子”。待到产卵后,即行死亡。鲑鱼受精卵在江水封冻时化成幼鱼,幼鱼在江底生活一个严冬,当春天大江解冻时,幼鱼随着漂浮入海的冻块回到海里。大约在海里生活3~5年,成熟后又成群结队回到故乡,繁殖后代。

改革开放使往日甘于寂寞的黑龙江畔热闹起来。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对外开放的口岸有十个。这十个口岸在黑龙江省贯彻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方针和发展外向性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