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梅亭古瓷窑址:六年级瓷娃探索家乡之旅

杨梅亭古瓷窑址:六年级瓷娃探索家乡之旅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梅亭古瓷窑址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古窑址,具有非同一般的考古研究价值。瓷娃说故事瓷娃正在桌子上打盹儿,忽然听到乐乐的声音:“最新消息,杨梅亭村又出现了一处古瓷窑址,据说东西挺多的。瓷娃你见多识广,对杨梅亭村有印象吗?”一边走,瓷娃一边讲解杨梅亭村古窑的历史。其他较早烧制白瓷的还有白虎湾古瓷窑址、黄泥头古瓷窑址。景德镇杨梅亭窑是目前所发现的南方地区最早烧造白瓷的窑址之一。

杨梅亭古瓷窑址:六年级瓷娃探索家乡之旅

知识导读

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古瓷窑遗址不胜枚举,这些古窑址都讲述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杨梅亭古瓷窑址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古窑址,具有非同一般的考古研究价值。经过岁月的雕琢,它的现状如何?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瓷娃说故事

瓷娃正在桌子上打盹儿,忽然听到乐乐的声音:“最新消息,杨梅亭村又出现了一处古瓷窑址,据说东西挺多的。瓷娃你见多识广,对杨梅亭村有印象吗?”

“当然有啦,咱景德镇附近,就没有我没去过的地方。走,现在咱们就去看看,路上我讲给你听。”

一边走,瓷娃一边讲解杨梅亭村古窑的历史。

景德镇有好多大大小小的古窑址,杨梅亭村就在湖田向南进山约2千米处。它五代时期就开始烧制瓷器了,到北宋进入鼎盛时期,是中国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古窑之一。其他较早烧制白瓷的还有白虎湾古瓷窑址、黄泥头古瓷窑址。

说着说着,杨梅亭村就到了。

“如果我没记错,窑址应该是在南河附近,咱们去看看。”瓷娃说。

瓷娃的记忆力还真不错。果然,他们在南河附近发现了一大片窑址,那里堆积了好多瓷器残片和窑具,四周建有保护围墙,设有界桩。

虽然遗址被保护起来,乐乐和瓷娃不能进入,但借助瓷娃的时光回放仪,他们还是能看到文物工作人员清理遗址现场的情景——这一大片窑址足足有一个操场那么大。

▲宋青白釉刻花梅瓶

“哇!”乐乐赞叹道,“这里留下来的东西真多呀!你看,那堆积层好厚哦,差不多有两米厚吧?”

一位工作人员顺着堆积层的断面慢慢滑下去。乐乐紧张地叫:“慢点慢点,别伤着文物了!”

“别担心,他们对待文物可小心了!”瓷娃说道。

工作人员仔细检视堆积层的东西,拾起一块破碗残片。瓷娃一眼就认出来了:“你看,那是五代时期的白瓷,胎质细腻,颜色纯正,洁白度高达75%,当时在全国都很有名哦!当时的青瓷也挺漂亮,釉色偏灰,显亮的部分微微泛着点绿色。”

地面上的是宋代的青白瓷。瓷娃仔细察看遗址中的一块块瓷器残片,发现有高足碗、花口小足碗、三足香炉和粉盒等。它们都挺漂亮,可惜都残破了。(www.zuozong.com)

瓷娃还看到一些装烧窑具,有漏斗状匣钵、垫饼、垫圈、瓷质支圈等。

“咦?”乐乐纳闷地盯着一个桶一样的东西——一个底部微斜、中间开孔的桶式匣,问,“这件窑具是做什么的呢!”

这倒把瓷娃给难住了。他也开始苦思冥想,在记忆中搜寻。瓷娃回忆起自己曾经看见过类似的窑具,当时窑厂的小主人手里拿着它。但它是装烧什么器物的窑具呢?

走在回家的路上,瓷娃仍然皱着眉头苦苦回忆,可始终没有结果。

“唉!”瓷娃长长地叹了口气,“看来,咱这古窑的秘密还真不少。乐乐,咱们都得好好学习了,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将古窑所有的秘密都解开。”

瓷娃宝典

白瓷

我国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是我国继青瓷、黑瓷以后的重要产品,为以后青花、五彩等精细瓷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宋代定窑以产白瓷而闻名,传世品较多,印花纹饰构图严谨,层次分明,题材也十分丰富。福建省德化窑以生产优质而风格独特的白瓷闻名古今中外,尤其是其在明代烧制的白瓷,是我国古代瓷器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景德镇杨梅亭窑是目前所发现的南方地区最早烧造白瓷的窑址之一。它所烧制的五代白瓷,胎质坚致细密,白色纯正,在当时为全国最佳。

▲五代景德镇白瓷花口瓜棱小碟

▲明晚期德化窑白瓷观音像

酷我跑跑

周末和小伙伴一起去参观、游览杨梅亭古窑址,仔细观察窑具的特点。

百事诸葛

杨梅亭古窑烧制的青瓷与同时代其他地方烧制的青瓷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