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厂将泔水和从地沟里掏出来的油,精炼加工成“食用油”后流入粮油市场,这种不合格的产品被称做泔水油。
泔水就是清洗碗碟后的油脂、洗洁精及饭渣混合物,人们称这些废油脂为泔水油,还有的是从阴沟里用大勺一点点地掏出来的,混入装泔水的黑铁桶里。这些从饭店地沟里收集的废油,混在一个大锅里,熊熊的火苗舔着锅底,熬煮成一桶清亮透明、近似于食用色拉油的液体,接着给这种液体脱色。泔水油和地沟油被倒进过滤机,加入药剂后发生化学反应,原本的褐红色变得清澈透明。而在这个步骤里,油的酸价还会被降低,因为酸价是衡量油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酸价越低表明油越好,这可以逃脱卫生部门的检查。然后是水洗。把经过脱色的油倒入一个大水池后搅拌,去除杂质,并进一步脱色。最后一步是抽真空。把“油”放入一个真空罐后加温,起到去除异味的作用。
将泔水油加料、脱色、脱臭以后就是成品油,生产出来的色拉油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这种“油”没有任何异味,经销者会勾兑入大约1/3的色拉油和1/3的棕榈油,以便更好地蒙混过关。而这些混合物,便被装入小瓶,进入粮油市场。总之,街头那些早点铺、大排档,是这些泔水油最有可能的去处,最后进入的是人们的嘴巴。
泔水油(www.zuozong.com)
泔水油的加工过程
食品营养专家指出,泔水油来源的油脂为已使用过的油脂,在使用的过程中油脂中的脂肪酸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氧化,产生低分子酸,从而使油脂的酸价上升,并伴随有低分子的醛、酮等物质的产生,使油脂产生哈喇味。这些小分子物质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油脂反复使用会使脂肪酸发生断裂,再聚合而形成多环芳烃,而多环芳烃具有强烈的致癌性;不法商人为改善油脂的感官性质,往往用火碱中和酸性成分,而火碱并不能降低醛、酮等有毒成分的含量。火碱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化学品,食用后会造成胃肠黏膜的损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