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风物传说:神奇乐器三弦、口弦、笛子、巴板鸟与花筒裙

云南风物传说:神奇乐器三弦、口弦、笛子、巴板鸟与花筒裙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便最强罗景颇族风物传说。午夜时,他看见一群女鬼弹着三弦、口弦,吹着笛子走了出来。阿便最强罗大骂着追了过去,女鬼吓得丢下三弦、口弦、笛子跑了。寨子里的人们得知三弦、口弦、笛子三种乐器的神奇功能后,也模仿着做。尽管它们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奇,但吹出的声音很动听,大家很喜欢它们。(孙敏)巴板鸟与花筒裙景颇族风物传说。后来山官骗劳道炯的父亲将三斗糯米煮熟后再晒干,送给儿子吃。流传于云南省陇川县。

云南风物传说:神奇乐器三弦、口弦、笛子、巴板鸟与花筒裙

阿便最强罗 景颇族风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聚居区。讲述的是:有位叫阿便最强罗的人,相貌丑陋,但很勤快。有一次,他发现自己头天砍好的树木第二天又恢复了原样,连续几天都这样。他决定晚上躲在林中看个究竟。午夜时,他看见一群女鬼弹着三弦口弦,吹着笛子走了出来。它们走到哪里,哪里倒下的树木就站了起来。阿便最强罗大骂着追了过去,女鬼吓得丢下三弦、口弦、笛子跑了。他于是得到了这三种乐器。他边演奏边祈求自己眼角上的皮外肉消失,山坡上的树木倒下来。结果一切如他所愿。后来他与女鬼又交手了几次。这群女鬼认定他是世上最可怕的人。寨子里的人们得知三弦、口弦、笛子三种乐器的神奇功能后,也模仿着做。尽管它们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奇,但吹出的声音很动听,大家很喜欢它们。佚名讲述,石木苗搜集、整理。收入《德宏景颇族民间故事》,32开,2页,1 0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刘怡)

吐良的传说 景颇族风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聚居区。讲述的是:很久以前,在一个叫瑞达崩的地方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叫勒央当志,与山官的女儿朋金盖妮相爱。一天,姑娘来到小伙子的窝棚内,一边捻线一边等着外出干活的心上人回来。这时来了一只老虎,把她咬死了。勒央当志赶来用竹矛戳死老虎,剥下虎皮包住姑娘的尸体。他将竹矛截下两节,做成一支乐器,吹奏起伤心的曲调。人们把这种乐器叫“吐良”。景颇族老人不准姑娘们在天黑后捻线纺纱;寨里如果有人猎获到老虎,山官家的女人一定要到老虎尸旁吹吐良假意哭葬。佚名讲述,李向前等搜集,李庭耀整理。收入《景颇族民间故事》,32开,3页,1 5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孙敏

巴板鸟与花筒裙 景颇族风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聚居区。讲述的是:从前,巴板鸟没有毛,浑身光溜溜的,常遭到乌鸦的嘲笑。其他小鸟可怜它,各拔一根羽毛送给它。巴板鸟就变成了世上最美丽的小鸟。后来有一个叫木瑞的景颇姑娘要出嫁,想让自己穿的裙子像巴板鸟身上的羽毛一样漂亮,便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她把织裙子的线染上红红绿绿的颜色,织出了美丽的花筒裙。早曼讲述,排老三翻译,勒干整理。收入《景颇族民间故事》,32开,3页,1 5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孙敏)

文蚌音乐与服饰 景颇族风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聚居区。讲述的是:景颇族的祖先娶了龙女巴仁扎南。巴仁扎南想家,就将龙宫织在布上。后来有一个叫宁圣比努的景颇族姑娘想念远方的情人,有一次将自己的想象织在筒裙上。于是景颇族妇女的筒裙有了带有织锦的花纹花边,非常美丽。班伦寨有一位叫袍水勒壮的汉子离开自己的爱妻后,非常想念她,因而创作了文蚌音乐。人们非常喜爱这种曲调,所以它慢慢传播开来。佚名讲述,勒排早甘记译。收入《景颇族古今轶事》,32开,2页,1 000字,德宏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刘怡)(www.zuozong.com)

长刀的故事 景颇族风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聚居区。讲述的是:从前有个叫劳道炯的年轻人,得到一把锋利的钢刀,拿着它上了山,左一刀砍光一座山岭,右一刀砍光一个山洼。魔头和山官知道这事后,要他去杀一只最大的虎、砍一根野象鼻子、拿一头雄狮的头来祭鬼。劳道炯一一办到了。后来山官骗劳道炯的父亲将三斗糯米煮熟后再晒干,送给儿子吃。劳道炯吃下干糯米饭后撑死了。山官拿走他的宝刀,把他的尸体丢进河水。河水立刻涨了起来,把山官淹死了。为了纪念劳道炯,后来每个景颇人随身都背着一把长刀。佚名讲述,赵洪顺搜集、整理。收入《景颇族民间故事》,32开,4页,2 0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孙敏)

卡苦包头 景颇族风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聚居区。讲述的是:一个叫锴桑的孤儿,有一天捉到一条小金鱼。第二天他外出干活时,小金鱼变成美丽的姑娘帮他做饭洗衣。后来他们结成夫妻,过上了幸福生活。头人的老婆十分嫉妒金鱼姑娘。有一次过目脑纵歌节,她对锴桑说,金鱼姑娘是妖精。锴桑听信谗言,把妻子赶走了。等他发现上当时,为时已晚。后来他天天到水塘边哭,有一次金鱼姑娘真的出现了,送给他一个刚织好的包头作纪念。不久他忧郁死了,临死前把包头裹在自己的头上。死后他变成了一只绿色的小鸟,天天在水塘边飞来飞去。后人也学着织黑、绿两色的卡苦包头。沙万福讲述,永生等记译。稿存于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32开,3页,1 300字。(孙敏)

南宛河和罗卜坝河的传说 景颇族风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陇川县。讲述的是:从前,陇川坝子和罗卜坝子都没有河。一股洪水从高黎贡山冲了下来,遇山山崩,遇屋屋毁。创造大地的恩官瓦心如刀绞,抓起水牛般大的土垡朝水中扔去。土垡变成了高山,其他地方则成为坝子。当时高黎贡山上住着一对龙夫妻,听见土垡落水的声音,担心恩官瓦把所有的石洞都堵住了,自己没有地方住,便赶忙逃命。但它们逃到哪里,恩官瓦就将土垡扔到哪里。后来,龙妻走不动了,龙夫把它安顿好后,直奔陇川而去。它最后找到一个大石洞住下,但实在无力回去接妻子。它的眼泪汇成一条河,就是现在的陇川河。龙妻所在的地方正好是恩官瓦堵的最后一个洪水口,见自己再也不能去找丈夫了,眼泪汇成了罗卜坝河。岳品荣讲述,陈景东等记译。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打印稿,16开,2页,1 400字,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5年编印。(孙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