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征服准噶尔部和回部:清史九讲中的战争纪实

征服准噶尔部和回部:清史九讲中的战争纪实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部分是“征服准噶尔部和回部”。当时,外蒙古到新疆一带,准噶尔部势力日盛,跋扈一时。准噶尔部是厄拉特蒙古的一支,清朝康熙年间势力达到鼎盛,在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统一蒙古、新疆一带。战争持续多年,以噶尔丹的失败告终。噶尔丹服毒而亡,康熙获胜。《秦边纪略》中还称,乾隆时期,清朝征服回部,将现今新疆地区的两万余里[13]疆土划入治下。清朝征讨回部的过程极为残忍。清军与准噶尔部交战

征服准噶尔部和回部:清史九讲中的战争纪实

第三部分是“征服准噶尔部和回部”。虽然清朝在建国初期已经征服蒙古,但征服的主要是漠南地区。其势力几乎没有进入西部的青海地区。近来由于日中条约[12],人们才开始听说东蒙古或内蒙古。清朝最初统一的就只有这些地方,尚无外蒙古地区。当时,外蒙古到新疆一带,准噶尔部势力日盛,跋扈一时。准噶尔部是厄拉特蒙古的一支,清朝康熙年间势力达到鼎盛,在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统一蒙古、新疆一带。最终,噶尔丹与康熙帝正面交锋。战争持续多年,以噶尔丹的失败告终。噶尔丹服毒而亡,康熙获胜。虽然清朝官方史籍把噶尔丹说得很不堪,可毕竟他们互相为敌,所以不能只听清政府的一面之辞。近来我得到一本《秦边纪略》。我得到的这本《秦边纪略》虽是抄本,却有许多其他书中未述之事,且对噶尔丹赞不绝口。这本书写到,噶尔丹是蒙古人心目中的英雄,后来虽因未得天时地利而败给康熙帝,但势力一度十分强盛。康熙帝也为能与噶尔丹这等英雄人物一较高下,亲征朔漠地区,写下了《亲征平定朔漠方略》。昨天我们也提到过《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如此,康熙帝的势力首先扩张到了蒙古地区。准噶尔部的残余势力后来还在新疆屡屡作乱,到雍正乾隆年间也时常作乱。尽管清朝深受其扰,但御驾亲征只有康熙帝时那么一次。当时,从内蒙古到新疆以东的部分地区都已划入清朝版图。乾隆时期,回部也被划入清朝疆域。回部是信奉回教—伊斯兰教—的地方,大多是维吾尔族的聚居地。《秦边纪略》中还称,乾隆时期,清朝征服回部,将现今新疆地区的两万余里[13]疆土划入治下。虽然书中的表述可能有些夸张,但今天中国版图上的新疆地区的确是乾隆时期打下来的。如此,除之前的四个种族以外,清朝又统一了回部。后来也时有动乱发生,譬如道光帝时,张格尔在新疆发动叛乱;近年又有阿古柏在新疆作乱—左宗棠还亲自前往平乱。虽然时有动乱发生,但乾隆年间,满人得以统一回部。乾隆帝对此颇为得意,还组织编纂《伊犁剿讨志略》以及关于西域的《皇舆西域图志》。总之,收服回部是乾隆帝的得意功绩。清朝征讨回部的过程极为残忍。清朝官兵尽数杀死当地男子,只给妇女和小孩留下活路。乾隆帝还从中挑选了一位绝色美女,纳为妾室,并为她在北京宫殿修建回部风格的寓所。还有一说是,这个嫔妃为了报仇,曾经行刺乾隆,最终被皇太后赐死。

随着清朝版图不断扩张,乾隆帝在语言上日渐自负。先前,康熙帝已经有保护国语的想法,开始主持编修《清文鉴》。后来,乾隆帝采用满、蒙二文,主持编修《满洲蒙古合璧清文鉴》,不久之后又采用满、蒙、汉三文,编修《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接着又陆续编成《四体清文鉴》和《五体清文鉴》。不过《五体清文鉴》没有刊刻本。前些年时,我与富冈谦藏老师以及羽田[14]先生一起,在奉天宝库看到《五体清文鉴》,就将其抄录了一份。《五体清文鉴》是一本满、汉、回、蒙、藏五种文字对译的辞书,是乾隆帝彰显自己丰功伟绩的成果。同时,乾隆帝还主持编修《钦定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为归附自己的王公撰文作传。此外,为了统治蒙古,清朝设置了理藩院,根据以前的蒙古律令,以满、蒙、汉三种文字制定理藩院法规。近年来,各种辞书相继面世,其中不乏精良之作。民间甚至出现了回汉对译辞书。昨天展室展出的字上闪着金光的挂轴,是乾隆帝为赏赐进京觐见的西藏喇嘛而特制的。喇嘛圆寂后,挂轴未能送出,辗转至此。这幅挂轴也以满、蒙、汉、藏四体文字写成。(www.zuozong.com)

清军与准噶尔部交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