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与俄国的关系及清朝的外交活动

中国与俄国的关系及清朝的外交活动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朝时期,中国建立的与贸易无关的外交关系主要是中俄关系。然而,与中国不同,俄国兵器多为枪炮,因此清朝不得不派遣一支装备枪炮的军队。总之,中国与北方邻国的外交关系可谓中国外交活动的开端。《朔方备乘》成书于咸丰年间,详细调查并论述了以往的中俄关系。总之,这时的中国已开始十分关注与俄国的关系。总之,清朝虽曾统一多个民族,其领土不断延伸扩张,但后来在处理与俄国的关系时,却非常吃力,甚至往往被其压制。

中国与俄国的关系及清朝的外交活动

下面我们说说外交。清朝时期,中国建立的与贸易无关的外交关系主要是中俄关系。中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清朝居于满洲时期,就有俄国人陆续前来,与清政府频繁接触。顺治帝时期,俄国人已经来到满洲边境,清朝只好布兵防备。然而,与中国不同,俄国兵器多为枪炮,因此清朝不得不派遣一支装备枪炮的军队。当时,东亚地区的步枪数日本最发达。日本出征朝鲜时,最让中国人和朝鲜人头疼的也是日本步枪。那时的中国人多用弓箭,听说只要被日本人的步枪击中必死无疑,都十分害怕。由于朝鲜人知晓日本步枪的使用方法,加之朝鲜当时也有了步枪,所以当顺治年间,俄国人出现在满洲北部时,清朝还征调了朝鲜的鸟枪手。总之,中国与北方邻国的外交关系可谓中国外交活动的开端。顺治康熙年间,清朝对此尤其关注,因此才有了《平定罗刹[27]方略》的成书。中俄关系一度十分复杂。1688年前后,今尼布楚、雅克萨一带还发生过一次大的冲突。后来,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首次划分中俄两国边界。当时,中国担心不够了解西洋情况,随行还带着来自西洋的传教士。本次谈判,中国得益颇多,北至黑龙江都归入了中国。当时,俄国人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便与清政府签订了条约,但之后仍屡次来犯。著名历史学家何秋涛编写《朔方备乘》一书,提醒清政府防备北方。《朔方备乘》成书于咸丰年间,详细调查并论述了以往的中俄关系。不过,中国后来还是向俄国做出了重大让步。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俄国借出面调停之机,迫使清政府割让沿海各州。由此可见,中国在中俄关系中最初居上,之后渐趋弱势。

其次列出的是“曹廷杰《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及其稿本”。曹廷杰对满洲之事十分了解。咸丰年间,清政府向俄国割让领土;光绪年间,西太后慈禧曾派曹廷杰前往俄境侦探考察。《西伯利亚东偏纪要》中详细记述了曹廷杰在俄领沿海各州踏勘考察的成果,其中不仅有政治方面的调查,还有历史方面以及其他诸如户籍等方面的调查。这部作品非常有名,令我们受益颇多。中国此举本想恢复在东北地区的势力范围,可不曾想后来又再次遭遇失地。总之,这时的中国已开始十分关注与俄国的关系。由于没有一幅完整的地图,所以中国在外交谈判当中非常不便。鉴于此,驻俄公使许景澄在任期间还绘制了一幅《中俄界图》。许景澄后来因为义和团运动时直言上谏被杀。

咸丰帝(www.zuozong.com)

以上就是与领土相关的一些重要外交事件。之后清朝也因伊犁以及其他事情发生过别的外交事件。总之,清朝虽曾统一多个民族,其领土不断延伸扩张,但后来在处理与俄国的关系时,却非常吃力,甚至往往被其压制。这就是清朝政治外交上的一些大略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