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寇准年少时很聪明,通晓《春秋》三传,十九岁时就考取了进士。赵光义在殿前面试选择人才时往往会排除一些年纪小的考生,因此,有人就教寇准说可以多报年龄以免被排除。寇准却回答说:“我正在努力进取,怎么可以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还是被录用了。寇准因为为政宽简,力陈利弊,多次受到了提拔。
有一次,寇准在朝廷上报告政事。因为跟太宗意图不合,太宗发怒,转身就要回宫。这时寇准竟然拽着皇帝的龙袍,要他坐下来议完政事再退朝。事后太宗因此嘉奖他,说:“我得到了寇准辅佐政事,就像文皇(唐太宗李世民)得到了魏征一样。”
淳化二年(991)的春天,大旱,宋太宗邀请近臣询问政治得失,想看看是不是由于政事上哪里处理不当导致大旱。大家都说这次旱灾是天命,和政事得失没有关系。寇准却回答说:“《洪范》这本书说天道和人事之间是相互感应的。发生旱灾是刑罚不公导致的。”太宗听了很不高兴,便起身回了后宫。过了一会儿,太宗又召见寇准问他说刑罚不公的依据是什么。寇准说:“陛下把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大臣召集来这里,我就说。”皇帝就下诏请二府的大臣入宫。寇准于是说:“不久前,祖吉、王淮都藐视法律,收受贿赂。祖吉贪污不多却被判处了死刑;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偷盗国家资财上千万却只是被处以杖刑,还恢复了他的官职。这不是不公平又是什么呢?”太宗质问在场的王沔是否有此事。王沔不敢狡辩,只得磕头认罪。太宗严词斥责了王沔,也因此认识到寇准是个可重用的人,此后便越来越信任寇准并且多次提拔了他。
太宗发怒,转身就要回宫。这个时候,寇准竟然拽着皇帝的龙袍,要他坐下来议完政事再退朝。(www.zuozong.com)
至道元年(995),寇准被授予给事中。当时宋太宗已经在位很久,冯拯等人上奏请求立太子。宋太宗大怒,把冯拯贬到了岭南。朝廷内外没有人敢再谈立太子的事了。
但宋太宗年纪也大了,对立储的事也比较着急,就将自己信任的寇准从青州召回。宋太宗问:“朕的哪个儿子可以继承帝位?”寇准说:“陛下替国家选择储君,不可以和妇人商量,不可以和宦官商量,也不可以和亲信大臣商量。只有陛下才可以选择众望所归的人为太子。”皇帝低头思考了很长时间,让身边的随从退下后,说:“襄王可以吗?”寇准说:“知子莫若父。皇上考虑后认为可以的话,希望马上定下来。”宋太宗便立襄王为皇太子。太子按照礼仪拜谒太庙回去后,京城里的人在路上欢呼雀跃,说:“真是少年天子。”宋太宗听后很不高兴,召见寇准说:“人心很快就归属太子了,这是想要把我放在什么位置呢?”寇准连连拜贺说:“说明太子深得人心,这是国家的福气啊。”宋太宗恍然大悟,转而高兴地和寇准一起喝酒喝得大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