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服饰制度,是根据满族统治集团的利益,按着统治者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必然随着统治者的更替和利益的需求而改变着。在有清一代,因各种原因而违反服饰制度的问题,从清初到清末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清晚期,咸丰帝世逝之后,慈禧太后利用其皇帝生母的身份,夺取了清代的军政大权。慈禧太后控制了清代的军政大权以后,为了向世人表白其尊贵身份,她不仅在其朝服织上或绣上了象征皇权的十二章纹饰,同时在其所穿的吉服袍上、吉服褂上也织上或绣上了象征皇权的十二章服纹。关于慈禧替用十二章纹饰的问题,《三织造缴回档》里记载得非常详细。例如光绪十年,江南“三织造”奉旨传办慈禧和光绪帝的龙袍、龙褂等的单据中就写道:“上用:绣明黄缎五彩十二章立水金龙袍面四件,系官样挖杭加金寿字。绣石青缎五彩十二章八团金龙立水褂面四件,加金寿字。绣明黄江绸五彩十二章立水金龙袍面四件,系官样挖杭加金寿字。绣石青江绸五彩十二章八团立水金龙褂面四件,加金寿字。明黄缂丝五彩十二章立水金龙袍面四件,系官样挖杭加金寿字。石青缂丝五彩十二章八团立水金龙褂面四件,加金寿字。透绣明黄实地纱五彩十二章立水金龙袍面四件,系官样挖杭加金寿字。透绣石青实地纱五彩八团立水金龙褂面四件,加金寿字。透绣明黄芝麻地纱五彩十二章立水金龙袍面四件,系官样挖杭加金寿字。透绣石青芝麻地纱五彩八团立水金龙褂面四件,加金寿字。明黄直径地纱纳五彩金龙十二章立水袍面四件,系官样挖杭加金寿字。石青直径地纱纳八团五彩立水金龙褂面四件,加金寿字。”“上用:绣明黄缎五彩金龙十二章龙袍面四件,绣石青缎金龙四章龙褂面四件;绣明黄江绸五彩金龙十二章龙袍面四件,绣石青江绸金龙四章龙褂面四件;明黄缂丝五彩金龙十二章龙袍面四件,石青缂丝金龙四章龙褂面四件;明黄绣实地纱五彩金龙十二章龙袍面四件,石青绣实地纱五彩金龙四章龙褂面四件;明黄绣芝麻地纱五彩金龙十二章龙袍面四件,石青绣芝麻地纱金龙四章龙褂面四件;明黄纳直径地纱五彩金龙十二章龙袍面四件,石青纳直径地纱五彩金龙四章龙褂面四件。”我们从上面两份“上用”龙袍和龙褂的织造单上看,两份织造单子虽然没有标明哪份是慈禧太后的,哪份是光绪皇帝的,但我们可以从其龙褂上分出,皇帝的龙褂为四团四章,皇太后的龙褂为八团。这样我们便可以得知,第一份“上用”的织造单子是光绪皇帝的,其龙袍、龙褂的颜色、花纹及其章数皆与《大清会典》里规定的相同。第二份“上用”的织造单子是慈禧太后的,她不仅在其龙袍上,织上或绣上了象征皇权的十二章纹饰,而且还在其龙褂上,织上或绣上了象征皇权的十二章纹饰,比皇帝的龙褂还多出八章。在慈禧太后的龙褂上,起出织、绣的是十二章,后来又改织、绣日、月、星辰、山四章。比如在光绪二十六年,分派江宁恭办的丝织品中就写道:“皇太后御用:明黄江绸地透绣十二章五彩云八吉祥加金寿字五彩立水全洋金龙袍面壹件,明黄透缂十二章五彩云八吉祥加寿字三蓝立水全洋金龙旗袍面壹件,石青江绸地透绣八团四章五彩立水全洋金龙褂面壹件,石青透缂五彩八团四章三蓝立水全洋金龙褂面壹件。”从上面的资料看,后来慈禧太后在龙袍及龙褂上,所用的章数与皇帝皆同。慈禧太后用替用十二章纹饰的手法,向世人公布了她是一位没有称号,但掌握着清代大权的女皇。更有甚者,慈禧太后在自己替用十二章纹饰的同时,还用赏赐的办法,继续破坏清代的服饰制度。《三织造缴回档》里记载光绪十年:“赏亲王用:绣杏黄缎四章金龙蟒袍面六件,绣石青缎四正龙褂面六件;绣杏黄江绸四章金龙蟒袍面六件,绣石青江绸四正龙褂面六件;杏黄缂丝四章五彩金蟒袍面六件,石青缂丝四正龙褂面六件。”“赏福晋用:绣杏黄缎四章金龙官样挖杭蟒袍面六件,绣石青缎八团金龙有水褂面六件;绣杏黄江绸四章金龙官样挖杭蟒袍面六件,绣石青江绸八团金龙有水褂面六件。”从以往历代皇帝赏给亲王、郡王的服饰资料看,最高也没有超过皇子服饰标准的。可这次,慈禧太后赏给亲王及亲王福晋的蟒袍与蟒褂,远远超出了皇子及皇子福晋的服饰标准。在清代,赏给亲王,尤其是福晋的服饰中,代章的还是第一次。荣获如此殊荣的,绝不是别人,很可能是帮助慈禧太后夺得清代大权的恭亲王奕訢和支持她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妹夫醇亲王。这两个人是她的左膀右臂,是她忠实的跟随者。为了鼓励和进一步笼络他们,才破天荒地给予了这样如此高的荣誉。在清代,对于上述破坏服饰制度的问题,不仅古代文献中有记载,在故宫现存的文物中亦有所反映。在光绪时期的服饰中,女朝服和女吉服上织、绣有十二章纹饰的屡见不鲜,在服饰上见证了这一段历史。
吉服袍和吉服褂,是清代吉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及地位,在清代服饰中,仅次于制度最繁缛、礼节最重、规格最高的朝服,居于第二位。其用料多,艺术齐全,纹样丰富,是我国古代服饰中永远的经典。
【注释】
(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