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以前,全省市地州的质监行政机构很不健全,机构名称一般为标准计量管理所,实行行政管理机构与技术机构合一的体制。1988年,兰州市、天水市、金昌市、庆阳地区、张掖地区以及兰州市所辖三县五区、西峰市、敦煌市率先设立标准计量局。之后,全省各地市州相继设立相同的行政管理机构。1995年,随着省技术监督局的设立,名称由标准计量局改为技术监督局。1999年年底,根据省人民政府甘政发〔1999〕117号文件,省技术监督局更名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行省以下质监系统垂直管理。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各市地州的技术监督行政机构全部更名为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地州质监局),设立稽查大队,为省质监局的直属行政机构,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辖区内的质量技术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并领导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市、区)根据工作需要和经济发展水平设立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县质监局),加挂稽查队的牌子,为市地州质监局的直属行政机构,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辖区内的质量技术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兰州市、天水市、白银市原有的区技术监督局一律改为市质监局的分局,同时加挂稽查队的牌子,作为市质监局的派出机构。至此,除了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外,全省县以上行政区基本设立名称统一的质监行政管理机构。
2005年9月19日,省编办、省质监局印发《关于张掖、临夏、甘南等市州部分县设置质量技术监督机构的通知》(甘机编办通字〔2005〕58号),在10个县增设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张掖市增设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
临夏回族自治州增设和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广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临夏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4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东乡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4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增设夏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玛曲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迭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4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舟曲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4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
以上共核定行政编制46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20名。
2007年1月17日,省编办印发《关于成立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的通知》(甘机编办通字〔2007〕13号),同意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高新技术开发分局,副县级建制,核定副县级领导职数1名;在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宁分局加挂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经济技术开发分局的牌子(一套人员,两块牌子),副县级建制,核定副县级领导职数1名。
同年9月,经省编办批准,增设金昌市质监局金川分局、定西市质监局安定分局、天水市质监局秦州分局、甘南州合作市质监局、碌曲县质监局、卓尼县质监局,追加行政编制26名,机关后勤事业编制12名,技术机构事业编制38名。
至2010年,全省14个市州全部建立质量技术监督局;89个县区市除了2009年嘉峪关市新设立的长城区、雄关区、镜铁区以外,全部建立质量技术监督局,基本实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机构对全省行政区划的全覆盖。市县两级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机构共核定编制1591名,其中:行政编制1195名,后勤事业编制175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稽查事业编制221名。(见附表9-2-1全省市县质监行政机构一览表)
表9-2-1 全省市县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机构一览表(2010年)
续表(www.zuozong.com)
续表
续表
续表
县级质监局是基层一线机构,也是全省质监系统的薄弱短板。为规范县级质监局业务建设,夯实基础,提升水平,2006年10月,省质监局在深入酒泉、张掖、武威、白银等地对县级质监局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局业务建设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提出县级局业务建设的目标和质量宏观管理、质量兴县、落实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食品和特种设备监管、基础业务建设、政务公开和行政执法、基本建设、队伍建设、内部管理等全方位要求,成为县级局建设发展的指南。2007年3月,省质监局组织开展“五强县级局”创评活动,高起点地设计“五强县级局”的五项基本标准,即监管能力强、服务能力强、执法能力强、技术能力强、自身建设强。“五强县级局”每年考核综合评价一次,获得“五强县级局”称号的,由省质监局颁发匾牌,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至2012年共有23个县质监局获得“五强县级局”称号,其中荣获2007年度“五强县级局”的是平凉市静宁县质监局,兰州市质监局城关分局,酒泉市瓜州县质监局,天水市质监局麦积分局,临夏州永靖县质监局,武威市质监局凉州分局;荣获2008年度“五强县级局”的是张掖市高台县质监局,兰州市皋兰县质监局,平凉市华亭县质监局,兰州市质监局七里河分局,定西市陇西县质监局,白银市靖远县质监局;荣获2009年度“五强县级局”的是张掖市质监局甘州分局,庆阳市庆城县质监局,玉门市质监局,定西市临洮县质监局,平凉市质监局崆峒分局;2010年7月16日,省质监局在平凉市华亭县质监局召开县级局业务建设现场会,各市州质监局和部分县质监局的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华亭县质监局介绍了紧密结合地方经济,推进县级局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与会人员参观华亭县质监局的检测项目和技术装备,进一步明确县级局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为推进全省质监系统县级局建设增添动力。2011年荣获“五强县级局”的是兰州市质监局红古分局,陇南市徽县质监局,白银市景泰县质监局;2012年荣获“五强县级局”的是酒泉市质监局肃州分局,平凉市泾川县质监局,庆阳市质监局西峰分局。这些“五强县级局”,对全省县级质监局的发展建设产生显著的示范引导作用。
图9-2-1 2009年1月,省质监局向五强县级局颁发奖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