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玄宗集二卷李隆基撰诗歌欣赏

唐玄宗集二卷李隆基撰诗歌欣赏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玄宗集二卷(唐)李隆基撰李隆基,睿宗第三子,故常自称“三郎”。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后世称“唐明皇”,庙号玄宗。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八、《新唐书》卷五《玄宗纪》、《唐诗纪事》卷一。

唐玄宗集二卷李隆基撰诗歌欣赏

唐玄宗集二卷  (唐)李隆基撰

李隆基(685—762),睿宗第三子,故常自称“三郎”。武后垂拱元年(685)生于东都。三年(687),封楚王长寿二年(693),改封临淄郡王。长安中,历右卫郎将、尚辇奉御。中宗神龙元年(705),迁卫尉少卿。景龙二年(708)四月,兼潞州别驾。十二月,加银青光禄大夫。四年(710),以诛韦氏功,拜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进封平王。睿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景云二年(711),以皇太子监国。先天元年(712)即帝位。在位四十五年,初期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整顿武周后期以来的弊政,社会经济继续有所发展,被旧史家誉为“开元之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执政,官吏贪渎,政治腐败。又爱好声色,奢侈荒淫。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次年,玄宗逃往四川,太子亨(肃宗)即位灵武,尊之为太上皇。至德二载(758),长安收复,玄宗还京。上元二年(762)卒。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后世称“唐明皇”,庙号玄宗。葬于泰陵。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八、《新唐书》卷五《玄宗纪》、《唐诗纪事》卷一。

玄宗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工诗能文,对盛唐诗歌繁荣,有倡导之功。《新唐书·文艺传序》云:“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絺句绘章,揣合低昂,故王、杨为之伯。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则燕、许擅其宗。”殷璠《河岳英灵集叙》赞其“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王世贞评云:“明皇藻艳不过文皇,而骨气胜之,语象,则‘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语境,则‘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语气,则‘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语致,则‘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虽使燕、许草创,沈、宋润色,亦不过此。”(《艺苑卮言》卷八)。钟惺评曰:“六朝皇帝鲜不能诗,大抵崇尚纤靡,与文字竞长,偏杂软滞,略于文字中窥其治象。至明皇而骨韵风力,一洗殆尽,开盛唐广大清明气象。真主笔舌与运数隆替相对。”(《唐诗合选》卷一)徐献忠论云:“或曰唐自神龙以还,品格渐高,颇通远调。夫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其于诗义,亦固然尔。玄宗内智明朗,睿心疏畅,既新国步,遂拾词华。开元之际,君臣悦豫,饯别临游,动纾文藻,而感旧瞩芳,探奇校猎,情欣所属,辄有命赋。一时赓歌之盛,上武虞皇,下收葑藻,词人竞进,六艺争长,固已陵夸建安之迹,而泳贞观之余波矣。然贞观之初,浮靡虽去,而绮丽犹扬。殆乎垂拱之后,法章陈具,吏事深刻,人怀密志,无复疏节,先时风轨,为之一变。故感惕之言,易流于激,悲愤之调,不吐其华,骨气顿高,风神遂委,而藻思丽情,渐异往时矣。天宝之后,治人凋谢,而乱梗外集,飘零奔溃,无复治朝之风,求之风人闲雅之意,盖亦微矣。三变之端,殆有出于此乎!”(《唐诗品》)(www.zuozong.com)

唐玄宗文集,《旧唐书·经籍志上》著录《周易大衍论》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一》著录《周易大衍论》三卷、《今文尚书》十三卷、《金风乐》一卷、《今上孝经制旨》一卷、《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韵英》五卷,《艺文志二》著录《六典》三十卷,记云:“开元十年,起居舍人陆坚被诏集贤院修《六典》,玄宗手写六条,曰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艺文志三》著录《道德经注》二卷、《金刚般若经注》一卷、《太一枢会赋注》一卷、《开元广济方》五卷。《艺文志四》著录《玄宗集》,不记卷数。《秘书省续编到四库书目》卷二著录《圣神祖玄元皇帝太清宫祠令》一卷,《郡斋读书志》卷三著录《唐明皇注孝经》一卷,又卷七著录《唐六典》三十卷。《遂初堂书目·别集类》著录《明皇集》,不记卷数;《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玄宗诗》一卷,《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元宗集》二卷。《唐六典》实系唐代官修政书,先后由陆坚、张说、萧嵩、张九龄等人主持,记载唐前期的职官建置及职掌。今除《唐六典》尚存外,以上诸集均已亡佚不存。今传《唐玄宗皇帝集》二卷,系明人所辑。分体编次,上卷收《喜雨赋》一篇,五言古诗七首,七言古诗二首,五言律诗八首;下卷五言排律十九首,七言律诗一首,五言绝句二首,七言绝句三首,《鹡鸰颂》一篇,凡诗四十二首、文二篇。有明铜活字《唐人诗集》本。又嘉靖十九年(1540)朱警辑刊《唐百家诗》本,亦编为上、下二卷,分体编次,赋一篇,诗四十四首,增《题云师山房》、《赠老将》两首七言绝句,《鹡鸰颂》一篇,有目无文。《全唐诗》卷三编其诗一卷,收诗六十三首(包括《鹡鸰颂》)、残句二。其中《傀儡诗》吴企明《唐音质疑录》考定为梁鍠诗。《全唐诗逸》卷上补其佚诗二首,《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补佚诗一首,《续补遗》卷三补三首,《续拾》卷一四补四首、序一首,又《全唐诗》卷八八九收词一首。《全唐文》卷二〇至卷四一、《唐文拾遗》卷二至卷四编其文二十五卷,又《唐文续拾》录文一篇。《全唐文补编》卷二四、卷二五录其诏敕二卷;《全唐文再补》卷二录其碑铭一篇,《全唐文又再补》卷三录其《知恤帖》一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