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北京地区制作腐乳的技术并不发达,在王致和南酱园创立之前,北京城市场所需的腐乳都是从江浙地区输入的。此后不久,腐乳制作技术才经通州大运河传入北京。由于“王致和”臭豆腐制作工艺精湛,口味浓郁,产品品质不但优于本地,而且还远超江南四大产区,大有垄断京城豆腐市场半壁江山之势。康熙年间名满京师的大诗人王士祯在其咏腐乳一诗中这样写道:
才喜红莲香稻熟,黎祁又著淡胭脂。
……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名士杨静亭在其编写的中国第一部旅行指南《都门纪略》一书中,把“王致和”及其腐乳产品作为北京名优特产进行介绍。乾隆时期,民间更是流传着“宋公腐乳名空好”的说法,对口感和品质都更胜一筹的北京“王致和”腐乳给予了极高的盛赞。
清末,随着官绅政客们对臭豆腐的青睐,王致和南酱园身价倍增,盛誉之下,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臭豆腐插上了“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翅膀,飞进了紫禁城,并成为慈禧老佛爷指定的御用佳品,获得了至高无上的“上用”招牌。故事还要从北京城闻名中外的那条琉璃厂文化街讲起。
琉璃厂文化街是清末一条著名的商业街,清初顺治年间,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政策,汉族只能居住在外城,琉璃厂位于外城以西的位置,附近居住着很多汉族官员,全国各地的会馆也多建于此,因而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各地的书商纷纷在街上设置摊位,官员和赶考的举子们也经常聚集于此,购买笔墨纸砚。古玩书画,渐渐形成了一处人文荟萃的京都雅游之所。
一日,内务府大太监从宫中带出一幅主子赏赐的字画,准备拿到琉璃厂请古玩店老板品鉴,卖个大价钱。时值晌午时分,古玩店老板邀请大太监到附近的正阳楼吃涮肉。觥筹交错间,老板从袖间取出一个小纸包,告诉大太监,这里面装着一样宫里人从来未曾尝过的世间美味。大太监哈哈大笑道:
杂家掌官内务府上上下下大小事宜,整天出入紫禁城,什么珍馐美味没有见过—
老板也不多解释,取出两块臭豆腐请大太监品尝,谁知这臭中含香、细腻爽口的滋味一下子博得了大太监的欢心,忙问老板这是什么人间美味,自己要带点儿回去给宫中的人品尝。于是,老板带着大太监穿过东琉璃厂,径直往北奔“王致和南酱园”而来,此时的南酱园店面已比之前扩充了两倍,金字招牌高挂门楣,气派非凡。大太监跟随人流排了好半天队才买到一罐臭豆腐,捧在手中,喜不自禁,准备带回宫里与太监、宫女们一起分享。
谁知,刚回到宫里,大总管李莲英就劈头盖脸地数落了他一顿。原来,慈禧老佛爷这几天胃口不好,茶饭不思,动不动就发脾气训斥人,太监们一个个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生怕哪句话惹怒了老佛爷,自己的脑袋就要搬家。
你们这帮人,成天介出宫闲逛,赶紧给我想想法子,给老佛爷调换调换口味,做点儿什么可口的美食!(www.zuozong.com)
大太监一听这话,灵机一动,赶忙把刚刚从南酱园买回来的臭豆腐打开给李莲英看。李莲英一瞧,不禁皱着眉毛说道:
“这东西臭烘烘,灰溜溜的,哪能入得了老佛爷的眼!万一惹恼了她老人家,咱们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大总管,您别着急,别看这东西样子不起眼儿,那滋味可非同凡响!保管老佛爷吃了,胃口大开!”
李莲英一听这话,不觉也动了心,他们仔细一合计,想出了一个周全的法子。让御膳房按照慈禧原先的口味,用大兴庞各庄出产的新玉米面,除去粗糙的颗粒,掺上上好的黄豆面,再加上杭州出产的桂花和台湾地区进贡的绵白糖,再用新鲜的鸡蛋黄和玉泉山的泉水调和,制成拇指大小、外观小巧精致的窝头,再配上这味道奇绝的臭豆腐,另外加一道爽口的虾皮炒小白菜,一齐呈给慈禧老佛爷。
这里还要特别说明一下,慈禧这位号称“奢侈太后”的老佛爷,用餐排场之奢华令人叹为观止。据说,为她备膳的御膳房厨师总共有二百多人,仅传膳太监就要二十多人。每顿饭要安排一百多道菜,皆用金银玉器、翡翠玛瑙等名贵材质制成的碗盘一一呈上,就连使用的筷子都是象牙镶金的。为了讨慈禧太后的欢心,御膳房的御厨们每天挖空心思设计各种精美菜肴、点心,一顿饭少说也要花费二百两银子。
传膳—
《慈禧为臭豆腐赐名“青方”》 杨信 绘
随着李莲英的一声号令,太监、宫女们端着精美绝伦的玉瓷金碗,一道道呈给慈禧过目,面对铺天盖地的山珍海味,慈禧却丝毫提不起胃口,唯独盛着臭豆腐的盘子呈到眼前时,才微微抬了抬眼,臭豆腐奇妙的味道,一下子拨动了老佛爷的心弦。原来,慈禧幼年时就爱喝老北京的豆汁儿,对豆腐的味道记忆犹新。看着盘中青灰色、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慈禧不禁舒展了眉头。李莲英见太后面有喜色,赶忙夹起一块拇指大的小窝头,再蘸上一抹豆腐块,满脸堆笑地送到老佛爷嘴边。慈禧放在嘴里品咂了两下,一下子被这咸香滑糯的滋味吸引住了,一连就着臭豆腐吃下了好几块小窝头,再配上清口的时令菜蔬,一时间胃口大开,甚是欢喜,于是传旨下去,对李莲英及内务府、御膳房上上下下人等大加封赏。当慈禧问及这盘中神奇的美味名为何物时,李莲英怕“臭豆腐”的名字不雅,便告诉慈禧,这是一道流传于民间的小菜,正等着太后赐名呢!慈禧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盘中的臭豆腐,饶有兴致地说道:
这东西方方正正,灰中透青,味道如此鲜美,就叫它“青方”吧!
从此,王致和臭豆腐便有了御赐的雅名,御膳房每天都要从南酱园购进一批“青方”,以备老佛爷随时佐餐享用。小小的臭豆腐,插翅飞入了皇宫大内的紫禁城,坐拥状元题诗、进士题名,又得到太后老佛爷赐名,一跃成为皇家御用的珍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