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活可靠的虚拟组织模式解析

灵活可靠的虚拟组织模式解析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虚拟组织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并依据合作协议而达成一致利益的共同体。这是虚拟组织存在的基础。虚拟组织往往是针对特定而长期的行业需求而组建的,一般情况下,项目一旦完成,组织的使命就结束而解散。各个组织又可以围绕新的需求建立新的虚拟组织,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不仅如此,灵活的“虚拟组织”可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

灵活可靠的虚拟组织模式解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对产品的品种与规格、花色式样等提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此,现代组织向有机式结构发展,就产生了能将知识、技术、资金、原材料、市场和管理等资源联合起来的虚拟企业

1991年,美国里海大学艾科卡(Iacocca)研究所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的研究报告,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的构想,即在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动态联盟,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企业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图,更不像传统组织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主要以契约的方式确立构成联盟的各成员组织的责任和利益关系。

可见,虚拟组织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并依据合作协议而达成一致利益的共同体。它们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通过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在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通过分享市场机会和顾客,从而获得超越单一组织的竞争力。这种组织形态改变了组织间你死我活的输赢(win-lose)关系,而形成一种共赢(win-win)的关系。

虚拟组织是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现代组织,是敏捷化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工业经济时代全球化协作的必然选择。虚拟组织往往有虚拟企业、虚拟公司、虚拟团队、动态联盟、网络组织等不同称谓,但本质思想和运作方法是相同的。虚拟组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通过合作获得竞争优势 虚拟组织一般由一个核心组织和几个成员组织构成,各成员间具有特定的资源优势,相互间可以实现良好的资源互补,从而形成超越任何单一组织所无法获得的资源优势。这是虚拟组织存在的基础。

2.组织的动态性 虚拟组织快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动态、灵活地在全球或较大区域内整合具有优势资源的成员伙伴,形成动态联盟,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和柔性组织效能。它不仅关注当前顾客需求,更关注顾客未来的需求趋势。

虚拟组织往往是针对特定而长期的行业需求而组建的,一般情况下,项目一旦完成,组织的使命就结束而解散。各个组织又可以围绕新的需求建立新的虚拟组织,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3.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开放、共享和集成 虚拟企业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跨越空间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备选组织中精选出合作伙伴,可以保证合作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有效合作。当代计算机技术、第四代语言、互联网技术和与此关联的通信协议等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和工具,虚拟组织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孕育形成的最具灵活性的新型组织形态,其发展的潜力巨大。

4.组织结构高度扁平化 扁平化的网络组织能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方式和中间管理层的作用,虚拟企业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使得企业的管理组织扁平化、信息化,削减了中间层次,使决策层贴近执行层。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橄榄形”或“哑铃型”,组织的构成单位就从职能部门转化成以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多方面才能的过程小组,使企业的所有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来完成。组织的边界不断被扩大,在建立起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企业能随时把握企业战略调整和产品方向转移、组织内部和外部团队的重新构成,以战略为中心建立网络组织,通盘考虑顾客满意和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不断进行动态演化以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敏捷型企业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因而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很高。(www.zuozong.com)

5.组织富有学习能力 虚拟企业竞争的核心是组织的学习能力和成长能力。学习型组织提倡围绕目标的自主、自发、协作和系统化的管理,突破了传统的层次组织。虚拟企业的经营过程往往处在十分复杂的动态中,企业经营者必须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适应性的调整。所以虚拟企业的经营过程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互动式教育过程,企业要建立一种适应性学习能力。虚拟企业的学习过程不仅仅局限在避免组织犯错误或者是避免组织脱离既定的目标和规范,而是鼓励打破常规的探索性的试验,是一种允许出现错误的复杂的组织学习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反馈机制,是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

6.技术的领先性与敏感性 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此种形式能够快速获取处于全球各处的资源并为我所用,从而缩短“从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不仅如此,灵活的“虚拟组织”可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

阅读材料:你知道有哪些常见的团队型组织吗?

团队组织往往有超乎传统组织的特殊作用和魅力,但实际上团队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1.高层管理团队(top-management team) 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日趋复杂化的组织内部管理,对高层管理者经营理念、决策效果和对组织内部权责的分化程度都提出更新的要求。现代管理理论提倡以高层管理团队的方式,确保组织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和对复杂环境下应对竞争的能力。高层管理团队一般指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围绕既定的使命和宗旨,基于一致的价值观,为谋划组织重大决策而形成的协作机制。高层管理团队是一个组织的最高决策组织。高层管理团队成员来自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经验,有助于确保作出良好决策,防止盲目从众和个人主义问题的出现。

2.跨职能团队(cross-functional team) 跨职能团队是由来自不同工作领域、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的群体。目的是共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也包括经过培训使成员之间能相互替代工作的群体。项目型组织是典型的跨职能团队。

3.自我管理团队(self-managed work team) 自我管理团队是一种自律性组织,是指为提高组织某方面的能力或业绩,由具有共同意愿的成员组成的团队,是一种基本上独立的群体形式。它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承担着一些传统的管理职责,如雇用、计划、生产排程和绩效评估等工作。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内部就存在多个自我管理团队,围绕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质量、设备维护、工具改进等方面,员工自发组成质量改善团队、成本控制团队等,每年为公司节约大量的资源。目前,这种方式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得到应用和发展。

4.特别任务小组(task forces) 这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临时组建的群体,一旦任务完成,即行解散。2008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29届奥运会,数万名志愿者应征成为组委会的临时工作人员。这些志愿者被组委会根据性别、年龄、特长等变成上百个服务团队,为各类国际组织、参赛运动员、教练员、观众提供多项专业化而热情周到的服务,使这届奥运会在人力资源支持及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5.虚拟团队(virtual team) 虚拟团队是基于当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字化音视频技术和集成管理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围绕特定目的、志向和爱好等,形成的松散的、契约式的组织形式。组织成员间通过共享的信息平台,发布指令、传递信息和实时资讯控制,以协作而非共同工作的方式实现成员间的共同目标。一定程度上,这种组织运行的效果远比传统组织更快、更好。这一组织已经成为当代社会越来越普及的运行模式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