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 成品油零售市场化加速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明确提出,入市三年内成品油零售市场方面,外国企业可在国内开办加油站,五年内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2004年成品油市场零售逐步放开以来,包括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等国际大公司都已经开始在我国市场显现身影;2015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开启了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篇章,其中在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相应项目;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宣布取消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超过30 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不同种类和品牌成品油连锁加油站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加油站零售环节全面对外开放。截至2017年底,国内加油站数量超过10 万座,两桶油所属站点仅占比50%,而壳牌、埃克森美孚、BP和道达尔在中国市场已经拥有近3000 座站点,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安徽成品油市场并没有外资企业进入,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两桶油、中化石油、中海油、民营加油站。
2.1.1.2 成品油零售价格逐步市场化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能够大致反映出价格从原油传导至成品油所需的时间为标准,采取10 天为一轮的价格调整时间,同时综合考虑多重因素,设定了130 美元/桶的天花板价和40 美元/桶的地板价。新机制在优化原有定价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淡化成品油定价中的行政色彩,市场化意味更加浓,国内成品油市场化环境正在逐步完善,油气价格体制改革逐步推进。
2.1.1.3 成品油质量升级速度加快
2016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11 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及加强市场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国Ⅴ标准的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同时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Ⅴ标准车用汽油、车用柴油。总体来看,我国油品质量升级间隔与发达国家相当,且在无铅化方面快于发达经济体。对油品质量要求最为严格的欧洲标准,从无铅汽油升级为欧Ⅵ标准,平均用时48年,而我国计划用时仅24年。总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3年至2000年,完成车用汽油无铅化(欧洲用时27年);第二阶段是从2000年至2017年,从相当于从欧Ⅰ标准升级至国Ⅴ标准(欧洲用时17年),主要以降低油品中的硫含量为主线;第三阶段是从2017年至2020年,从国Ⅴ标准再升级至国Ⅵ标准,主要是降低油品中的烯烃、芳香烃等含量。(www.zuozong.com)
因成品油质量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在升级过程中,存在着普通柴油升级滞后的情况,导致了不同标号油品并存现象普遍,调和油、走私油持续冲击正品油市场等问题的出现。这种情况反映在安徽高速成品油市场竞争方面,主要是柴油市场出现了价格竞争激烈的局面,销量分布极不均衡,出现了二八分化,且总体规模呈现相对萎缩,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远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2.1.1.4 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
2012年7月24日,国务院下发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免费通行时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安徽高速首个节假日免费通行期间为2012年9月30日—10月7日。根据数据监测,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汽油销量通常会提升1 倍,免费通行会在这个基础上叠加。2012年,安徽高速汽油销量同比提升了整整3 倍,以后的每年节假日都是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据统计,仅此一项给安徽高速汽油销量全年带来超过10%的增量。
2.1.1.5 成品油市场规模增幅放缓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及清洁电能技术的发展,部分国家和各大车企给出了内燃机停止生产的可能期限。但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新能源汽车在产能上会有增长,但是不会爆发,现在仍是小众。中国的汽车产能可能会达到5000 Η ,但即使如此,到2040年仅有25%的车是电动的,仍有75%的车是内燃机。到2050年,全球汽车动力的构成,将包括燃料电池、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天然气,以及汽油和柴油等。其中,80%左右的车辆上装有电动机,70%的车辆上装有内燃机,而50%左右的车辆是既有电动机又有内燃机的混合动力汽车。因此,纯粹的燃油机车辆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混合动力车辆大量存在,内燃机仍将大量成产,成品油市场特别是汽油市场将持续增长,柴油销量可能会出现类似发达经济体的峰值,总体市场增幅放缓,但市场总量仍会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