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上,澜沧江干流上下游峡谷段由于两岸山体控制,平面走势始终比较稳定,2000年以来两岸城市堤防、护岸及景洪港等工程的建设,更进一步强化了河道边界的稳定。澜沧江干流宽谷段及支流流沙河演变比较频繁。由图2可知,历史上,澜沧江干流在出上游峡谷段后,在这里发展成弯曲分汊河段,又称大沙坝。大沙坝段单一河道的发展一方面是河道自然演变的结果;另一方面,中汊的发展也受人为工程因素影响。
历史上,澜沧江干流上下游峡谷段由于两岸山体控制,平面走势始终比较稳定,2000年以来两岸城市堤防、护岸及景洪港等工程的建设,更进一步强化了河道边界的稳定。
澜沧江干流宽谷段及支流流沙河演变比较频繁。由图2可知,历史上,澜沧江干流在出上游峡谷段后,在这里发展成弯曲分汊河段,又称大沙坝。1928年,大沙坝分左右两汊,右汊较左汊更为弯曲,两汊在猴山节点汇合流入下游峡谷段。此后至1966年,左右两汊均不断向两岸拓宽,左汊接纳莱阳河入流,右汊接纳流沙河入流,两个支流汇口均在汊道弯顶处。两汊不断弯曲延长,过流条件逐渐下降,1966年测图显示,在左右两汊又出现一中汊,汊道入流条件及弯道条件更利于过流。此后中汊不断发展,左右两汊开始萎缩,至1973年左汊已消失,形成大片滩涂地;2003年右汊入口段也基本断流,只剩流沙河汇口以下汊道,仍在猴山节点注入干流,最终形成目前单一汊道形态。(www.zuozong.com)
大沙坝段单一河道的发展一方面是河道自然演变的结果;另一方面,中汊的发展也受人为工程因素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本河段开展了许多航道整治工程,分别在左右汊的上口修建了锁坝,将左、右汊封堵,并在中汊的两侧陆续修建了多条抛石坝和轻型格坝,在归槽水沙作用下,中汊刷深,两岸滩地显著淤高,河道逐渐成为单一性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