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锌及锌合金的镀前处理技术

锌及锌合金的镀前处理技术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锌基合金中wAl为4%、wMg为0.04%、wCu小于0.25%,其余的是锌。因此,锌合金被列入难镀金属。由于锌合金表面致密层的厚度只有0.05~0.1mm,所以机械抛光时绝对不能破坏。采用25~50Hz的频率,3.6~6.4mm的振幅处理2~4h即可。预镀 锌合金件与钢铁件的预镀不同,有特殊要求。由于环保问题,锌合金件也可采用预镀中性镍工艺。

锌及锌合金的镀前处理技术

锌基合金中wAl为4%、wMg为0.04%、wCu小于0.25%,其余的是锌。由于锌合金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压铸成几何形状复杂的工件,硬度较高。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例如水暖件、服装拉链、饰件等行业。

由于锌合金件不耐腐蚀,外观不雅,需要电镀层来提高它的耐蚀性和装饰性。但是,锌合金是一种两性金属,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按照普通方法电镀,其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非常差。因此,锌合金被列入难镀金属。

1.锌合金的机械处理

由于锌合金在压铸时会形成飞边、分型线、毛刺等缺陷,必须采用机械抛光的方法去除。由于锌合金表面致密层的厚度只有0.05~0.1mm,所以机械抛光时绝对不能破坏。否则,会使电镀十分困难,甚至报废。

机械处理常采用布轮磨光、滚筒滚光和振动光饰等方法。

(1)布轮磨光 磨光的目的是磨去毛坯的飞边、分型线及毛刺等缺陷。在布轮上粘附粒度为0.07~0.045mm的磨料,以黄色抛光膏为辅料。新粘的磨料用前要倒去锐角。布轮的转动速度不得超过2500r/min,小零件采用1100~1600r/min。

为了进一步提高零件表面的光洁程度,一般要进行抛光作业。其方法与磨光基本相同,只是抛光膏要使用白色抛光膏。抛光时,抛光膏要适量,因为抛光膏过多会使脱脂困难,过少会造成零件表面温度过高产生密集麻点。

(2)滚筒滚光 用碎玉米棒或果核壳作为磨料,与零件在滚筒中滚光。滚筒转速为600m/min,滚动时间为5~10min。

(3)振动光饰 在振动筒内装入氧化铝类磨料、塑料屑等,与零件混装。采用25~50Hz的频率,3.6~6.4mm的振幅处理2~4h即可。

应该注意,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不能伤及零件表面的致密层。

2.化学处理工艺流程

经过机械处理的零件,要进行脱脂、浸蚀、活化、预镀等工序。其工艺流程如下:除蜡→脱脂→电解脱脂→热水清洗→冷水洗→弱腐蚀→冷水洗→活化→冷水洗→预镀→冷水洗→电镀。

3.工艺实施

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分别讨论每个工序的细节。

(1)除蜡 蜡来自抛光膏。与油污不同,蜡是一种长碳链的有机物,在室温下呈固态,熔点在70℃以上。去除方法常采用超声波,市场上有除蜡水供应。

(2)脱脂 早期的除蜡水只能除蜡,不能脱脂。近年来有既能除蜡又能脱脂的产品出售。笔者试验证实,在使用较好的脱脂剂时,只要采用超声波也能二合一。使用超声波时,操作温度可在65~70℃内进行。

(3)电解脱脂 经除蜡和脱脂工序后,仍不能达到电镀的标准,还要采用电解脱脂。电解脱脂剂要选择碱性较小的成分。电解脱脂时要将零件放在阴极,阳极采用镀镍铁板。

(4)浸蚀 零件经上述工序后便进入浸蚀工序。浸蚀溶液如下:

硫酸 10~20mL/L

水 余量

室温下浸蚀10~30s,也可用氢氟酸代替硫酸,浓度相同,但浸蚀时间为5~20s。经冷水清洗后转入活化工序。

(5)活化 活化的目的是提高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方法是在经过浸蚀的表面浸一层镀液中的某种成分,用来活化金属表面。

活化溶液中含有将要电镀的溶液成分。例如,后边将镀氰化铜,则应使用氰化钠作活化剂,其活化工艺如下:

氰化钠 5~10g/L

水 余量(www.zuozong.com)

室温下浸泡5~10s后,不经水洗直接放入氰化铜溶液中进行电镀。

如果后面要镀中性镍,则应使用柠檬酸作活化剂,活化工艺如下:

柠檬酸 30~50g/L

水 余量

室温下浸泡10~15s后,不经水洗直接放入中性镍溶液中进行电镀。

(6)预镀 锌合金件与钢铁件的预镀不同,有特殊要求。下面分别介绍预镀铜和预镀镍工艺。

1)预镀铜。预镀铜是在氰化物溶液中进行的。氰化亚铜的浓度要低,而游离氰化钠的浓度要高,且采用大电流冲击电镀片刻。工艺如下:

氰化亚铜 20~30g/L

总氰化钠 25~35g/L

酒石酸钾钠 35~45g/L

pH值 9.0~9.5

温度 50~60℃

先以1~2A/dm2电流密度冲击1~2min,然后将电流密度降至0.5~0.8A/dm2,电镀15~20min。

预镀铜层的厚度不得小于7μm,否则难以保证镀层的结合力。

2)预镀镍。由于环保问题,锌合金件也可采用预镀中性镍工艺。之所以采用中性镍是为了防止置换镍的形成。其工艺如下:

硫酸镍 90~100g/L

柠檬酸钠 110~130g/L

氯化钠 10~15g/L

硼酸 20~30g/L

pH值 6.8~7.2g/L

温度 50~60℃

先以2A/dm2的电流密度冲击2~3min,然后将电流密度降至1.0~1.5A/dm2,电镀20~30min。镀层厚度不得小于7μm。

在中性镍溶液中要始终保持柠檬酸钠与硫酸镍之比在1.1~1.3范围内。否则,比值太小会析出氢氧化镍,比值太大,电流效率太低。经过预镀后,零件即可转入正式电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