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南大学简介及电气工程学院介绍

东南大学简介及电气工程学院介绍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介绍: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校庆日为每年6月6日。科研团队或重点实验室介绍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可追溯至1923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系。

东南大学简介及电气工程学院介绍

高校介绍: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占地面积5880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7个学院,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全国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学科迁出,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校庆日为每年6月6日。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了新的东南大学。

目前,学校设有29个院(系),拥有75个本科专业,2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电气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3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系。从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到今天的东南大学都一直设有电气工程相关学科和专业。曾经有大批国内外学术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在学院工作,如吴玉麟、陈章、吴大榕、程式、杨简初、严一士、闵华、周鹗、陈珩等。电气工程学院现设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电子与运动控制、电气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二级学科,其中,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二级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学院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一期、二期的重点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副主任单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006年6月又首批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拥有Rockwell自动化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机实验室、微特电机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近年新建了伺服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市电气设备与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东南大学-香港德昌电机联合研究中心、东南大学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所、东大-中电联合研发中心、东大-金智联合研发中心、东大-南自通华电力电子研究中心、东南大学风力发电研究中心等,强化了科研与经济建设的结合。

目前,电气工程学院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22人(含博士生导师19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0%,另有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0人。有兼职院士1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省级优秀骨干教师4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名,省六大人才高峰学术带头人2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名,国家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12名。

科研团队或重点实验室介绍(www.zuozong.com)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可追溯至1923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系。学院拥有的电气工程学科现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自主设立的“新能源发电和利用”学科为江苏省优势学科。该学科是教育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副主任单位,在2003年和2006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学科的综合排名均位列全国前十。

近三年来,承担了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海洋局重大项目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0余项,取得了一批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重要研究成果,科研经费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7355万元。申请发明专利近180项,获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2001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发表SCI论文65篇,EI论文398篇,出版“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6部,出版专著6部,译著两部。近三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2012年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此外,还有省级优秀骨干教师3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名、省“六大人才高峰”学术带头人6名、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6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获得者2名,先后有25人次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等各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工程。建设有伺服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电力工程江苏省实验中心及一批企业联合研究中心,强化了教学、科研与经济建设的结合。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

邮编:210096

电话:025-83792260

传真:025-83791696

网址:www.seu.ed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