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历史悠久,从仰韶文化时期结束以兽皮树叶遮体的原始状态,到麻纤维织物制作的服装,再到手工为主体的服饰文明阶段,阶级社会早期的奴隶主们利用服饰巩固政权,统一思想,并以“礼”和“法”的形式规定人们对服饰的理解和使用。历代王朝在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包括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都对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产生影响,无论是政治开明、民族文化交融的盛唐服饰,还是明代的服饰变革时期,都使中华传统服饰在产生与发展中体现和谐统一。
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在“规制与礼制”的协调统一,“墨儒道法”诸子百家的“天人合一”,以及追求美、承载美和彰显美的生态和谐发展历程中,折射出历史变迁、经济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诠释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和谐美,其影响力在中华儿女的传承中为国际服饰文化发扬光大。阿玛尼终生设计师杨军,恪守“TOP”设计准则,运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理论来探究着装者的生命周天与宇宙轨道之间的频率,坚持时间(Time)、场合(Occasion)和地点(Place)相互协调。在服饰设计中充分考虑规制与礼制的融合,力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生态和谐。针对五行缺水者,服饰选用孔雀蓝或海军蓝。如若缺金,即使是黑色西服,也可以镶几颗金扣。在关注把握与对命理探究的服饰设计中,还要力争使服饰美的阐释“淋漓尽致,浑然天成”。基于着装者肤色的冷暖,在服饰设计的色彩与风格方面,结合不同的面料给予调整,性格优雅者通常选用质地精致面料;性格豪放者则可以选用略显粗放的图纹,使其张力时刻处于协调把控之间。由此可见,即使是视觉上丰富多彩、造型上天马行空的现代服饰,也同样践行着人与服饰浑然一体,协调统一的和谐之美。(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