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审美的关系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审美的关系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为主义心理学更强调从最基本的事实依据和最直接的体验入手研究审美问题。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首倡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主张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认为心理学的目的在于预见并控制人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审美的研究也是基于刺激和反应的模式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审美的关系

行为主义心理学更强调从最基本的事实依据和最直接的体验入手研究审美问题。行为主义似乎没有像心理分析和完形主义理论那样提出一整套审美心理的本质性解释和有关审美的一些大概念,却从具体的、可观察的现象和事实入手,发展许多审美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从对审美心理本质的研究变成了对审美行为和审美活动的研究,甚至是变成了对艺术品和设计的喜好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是,人与动物的心理之间存在连续性,这是达尔文理论的一种思想延续。达尔文为了主张他的进化论,曾出版了《人和动物的表情》,表达了动物和人的心理有连续性的思想。冯特后来主张在根据动物的行为推断其心理时必须考虑节约律,即如果一个动作可以从较低的心理水平获得解释,就不可以认为它是由个较高的心理水平产生的结果。这个观点虽然后来受到了许多批评,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启发,人和动物的行为有可能在不同的心理水平上获得解释,审美活动并不只是在高尚的艺术和精神的深处才有的,一切艺术的形式对于不同的观看者实际上有不同的心理接受水平。因此,行为主义的审美也许存在更多的生物性或动物性的因素。在人类看来,雌性鸟寻找着美丽、强壮的雄鸟是为了其携带的能够提高后代生存和繁衍能力的基因,但是对于雌性鸟,这种“审美”活动只是生物性的活动,它们只是这样做了,当然没有必要在更高的心理水平上解释其审美的思想性。那么,反过来说,人的审美是不是都具有思想性和意识性呢?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首倡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主张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认为心理学的目的在于预见并控制人的行为。因此,要知道什么刺激引起什么反应,其基本公式是“刺激-反应”,即B=f(S),其中B代表行为;S代表刺激。后来,目的行为主义者托尔曼认为,完整的行为是只有目的性的,因此提出公式B=f(S,A),其中S代表情境的变量;A代表其他原因的变量,如遗传、经验等。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应把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系叫作“反射”,反射不限于非学习的反应。他坚持认为心理学应发展成一种刺激反应心理学。在行为主义学者中,部分人认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如表示认识的中介变量决定行动的知识与智慧,表示需求的变M决定行动的动机。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根本就没有中介变量,刺激与反应之间没有生理的连续性。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这些主张可以看出,行为主义心理学只关心客观事实而排斥意识的研究。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审美的研究也是基于刺激和反应的模式的。以一个关于冰箱审美模式的研究为例,将冰箱的造型元素,如色彩、门、把手等,按所谓“正交”实验方法,做若干冰箱造型方案,让被试者按喜欢好度打分,然后计算出影响大众冰箱审美(喜好)的要素。获得的结论之一是:影响冰箱审美最大的因素是色彩(表面质感),但是大众对冰箱色彩的变化又趋于保守。因此,在设计中采用了大面积的暖色调,而主要面则采用了大众易接受的浅色调。这是一个典型的采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审美理论的设计研究,实验中所获得的结论只涉及刺激(冰箱造型元素)和反应(喜好度)的关系,而且这个结论可以直接用于冰箱设计,以控制大众的赛好。这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审美心理研究所要求的和希望的,你不需要更多的思想和意识的考虑,至少在这个特定的设计研究中是这样的。

20世纪60年代,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贝利尼认为,传统的美学哲学体系并不能发展出基于体验性的审美理论,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觉醒理论的行为主义审美理论假说。贝利尼并无贬低哲学研究之意,他只是要大家更注意科学方法带来的可能性。觉醒-审美理论主张用生理心理学方法来建立审美的心理学模型(如图7-6所示)。图中表示的基本含义是,审美体验与觉醒的上升和下降方式有关,迅速上升并紧接着下降的曲线为美感体验,而上升后需较长时间才下降的曲线为丑感体验。如果考虑刺激的特性,便可转化为“诱唤-和谐”模型。设计作品和艺术作品中,“诱唤”的刺激特性是指作品中包含了强烈的变异,如新奇、复杂、意外、未知的东西。诱唤刺激有两个心理特性:一是引起注意;二是提高觉醒水平。刺激通过所谓网状激活系统,唤醒大脑皮质,使人处于兴奋和活跃的状态。和谐的刺激特性是指作品中包含了熟悉、简洁、预料、已知的东西。和谐刺激的两个心理特性为:一是消除恐慌或产生共鸣(一些德国心理学求主张以接受代替感觉,以共鸣代替记忆);二是降低觉醒水平。和谐刺激通过网状系统中的抑制系统降低大脑皮质的激活水平。如果以前面冰箱设计为例,红色是新奇的,与冰箱的制冷功能是不和谐的,因此是在心理上起诱唤作用的,而浅色是起和谐作用的。所以,中意冰箱在当年曾经产生过轰动效应,与其大胆的色彩处理所造成的心理因素是分不开的。后来,贝利尼又对其觉醒-审美理论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他认为,觉醒度的温和上升,其本身便是愉快的审美体验,因此觉醒本身存在一种心理奖赏机制。不过,这些观点并没有得到实际的验证。(www.zuozong.com)

其实,行为主义心理学审美研究包含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意象尺度图、色彩流行趋势、广告心理效应等,涉及多种实验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是审美研究中成果最丰富、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其遵循科学原理的思想和方法,采用大量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眼动仪、生理仪、计算机等,使得研究成果具有可对比性、可重复性。行为主义审美唯一缺乏的是华美的理论词汇和深刻的理论思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主义审美不仅可以产生理论,而且可以成为设计程序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成为设计研究的主流。

图7-6 觉醒审美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