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利工程的伟大影响:李冰和三峡大坝的故事

水利工程的伟大影响:李冰和三峡大坝的故事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走访,他了解到横贯成都平原的岷江年年泛滥,造成庄稼颗粒无收,有时甚至把整个村庄都淹没了。除都江堰外,李冰还在蜀郡兴建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李冰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战胜水患,造福了子孙后代,也被后人传颂。1993年,我国开始动工建造三峡大坝。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一项世纪超级工程,综合规模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三峡大坝建成后,有效提高了下游防洪标准,可使荆江段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

水利工程的伟大影响:李冰和三峡大坝的故事

经典诵读

——春秋·老子道德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进柔良,退贪残,奉时令。所以助仁德,顺昊天,致和气,利黎民者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恭传》

品格故事

李冰修建都江堰

战国时期,有一天秦昭襄王把李冰召进宫,对他说:“蜀郡刚刚并入我们秦国不久,人心不稳定,如果朝廷派你去做太守,你打算怎么治理?”

李冰回答说:“对于治理蜀郡,我也没有什么锦囊妙计,但我相信只要真心为老百姓着想,就一定会得到他们的支持。”

秦昭襄王听了李冰的回答后很满意,于是派他去蜀郡做了太守。(www.zuozong.com)

到达蜀郡后,李冰立即开始深入蜀郡各地,体察了解民情。通过走访,他了解到横贯成都平原的岷江年年泛滥,造成庄稼颗粒无收,有时甚至把整个村庄都淹没了。

李冰决定从治理水患入手,改善百姓生活。他首先对岷江流域进行了全面考察,多次深入高山密林,追踪岷江的源头。他不畏艰难困苦,长途跋涉,到达岷江与长江的汇合处,掌握了有关岷江的第一手资料,也终于找到了成都平原水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经过周密计划,李冰决定从玉垒山开始修建水利工程。他带领当地人民在玉垒山上凿开了一个二十米宽的豁口,并把它叫作“宝瓶口”。然后在江心用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成两支,让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因堤堰前端很像鱼头,所以取名叫“鱼嘴”。岷江水就是通过鱼嘴后分成东西两股的。西股的水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水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他还另外修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沟渠连接到宝瓶口,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这就是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后来,为了进一步有效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堰的尾部,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都江堰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的水患和旱灾解决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成都成了富庶之地。

除都江堰外,李冰还在蜀郡兴建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由于李冰的巨大贡献,他受到四川人民的拥戴,被尊称为“川主”,四川各地的“川主祠”足以表明当地百姓对他的感激怀念之情。

李冰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战胜水患,造福了子孙后代,也被后人传颂。

品格传承

三峡大坝

从古至今,国人同水患的抗争从未停止,古有都江堰,今有三峡大坝。

为解决长江水患、繁荣长江两岸经济。1993年,我国开始动工建造三峡大坝。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一项世纪超级工程,综合规模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三峡大坝建成后,有效提高了下游防洪标准,可使荆江段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每年总发电量达1000多亿度,不仅为我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电量,还发展和繁荣了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经济。

从都江堰到三峡大坝,横跨两千年的两个超级工程,都是中国人锐意创新、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