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文王的政略与战略:灭商之道

周文王的政略与战略:灭商之道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仅如此,商王朝对东夷连年用兵,也造成了国家战略布局上重东轻西的战略失衡局面。在外交上,他向商纣发起了政治与外交攻势,在周文王拘羑里被释放后,他主动请求商纣废弃“炮烙之刑”,争取与国,孤立商纣。在此基础上,文王在姜太公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东夷的叛乱一直未能完全平息,商王朝在对东夷的战争中始终无法彻底抽身,不得不一直与东夷进行着长期的消耗战。最终,商纣在对东夷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周文王的政略与战略:灭商之道

商汤所建立的殷商王朝,在历经了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寖弱诸阶段后,进入统治末期。自商王帝甲统治后期,商王朝逐渐衰落,政治腐朽,经济凋敝,社会危机四伏。从武乙开始,商王朝又陷入了与东夷的长期消耗战中,民众负担加重,苦不堪言。不仅如此,商王朝对东夷连年用兵,也造成了国家战略布局上重东轻西的战略失衡局面。到了商纣王(帝辛)即位期间,商王朝已滑向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与此同时,贵族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思想分歧严重,[1]陷入分崩离析,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2]的混乱局面。而西方的周族正是利用这个机会,逐渐强大,并最终推翻了商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与商王朝奄奄一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不断发展,正如日中天。周族兴起于豳(今陕西咸阳一带)、岐(今陕西宝鸡一带),经过公刘、古公亶父、季历等人的持续经营,迅速走上强盛的道路,其势力逐渐壮大,甚至渗透到南方的江汉流域。[3]当然,周族崛起的过程,商人也并非丝毫没有发现,因此商周之间也有冲突,如商王文丁诛杀季历、商纣杀害文王长子伯邑考等等。

周文王姬昌即位后,他开始积极全面地部署,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且深怀韬略的贤士吕尚(即姜太公),“阴谋修德以倾商政”[4],积极谋划伐纣灭商的大业。文王在位50年间,为牧野之战的展开及“剪商”大业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经济上,文王注重发展生产,“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5],还颁布了“有亡荒阅”(搜索逃亡者)的法令,保护有产阶级的利益,从而赢得人们的广泛拥护,巩固了内部的团结。在政治上,他积极修德行善,裕民富国,罗致人才,“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6]。在外交上,他向商纣发起了政治与外交攻势,在周文王拘羑里被释放后,他主动请求商纣废弃“炮烙之刑”,争取与国,孤立商纣。文王曾公平地处理了虞、芮两国的土地纠纷,天下诸侯闻之,都传言:“西伯盖受命之君。”[7]通过这些措施,文王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瓦解了商朝的附庸,取得了外交斗争的重大胜利。

在处理商周关系问题上,由于周族尚未对商族有完全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因此,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他曾率诸侯朝觐纣王,并在周原地区以虔诚的态度祭祀商人祖先,向商室显示所谓“忠诚”。同时,周人大兴土木,“列侍女,撞钟击鼓”[8],用贪图享乐的假象欺骗对手,诱使其放松警惕,更重要的是,文王还从纣王那里取得专征诸侯的特权,商纣“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封文王“为西伯”[9],以确保灭商准备事宜能够在合法的名义下顺利进行。(www.zuozong.com)

在此基础上,文王在姜太公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首先,由近及远,先弱后强,先后剪除商室的羽翼,对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形成战略包围态势。为此,文王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继征服犬戎、密(今甘肃灵台)、阮、共等西部方国部落,开疆拓土并消除伐商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周人在西北方向攻灭密人,虞、芮两个小国的归服,从政治地理上来看最关键,这表明周人此时已经进入了泾河的上游,而“对渭河平原安全的最大威胁可能来自泾河上游,在对付东方强大的商之前,解决后顾之忧和加强自己对西方的控制,显然是周的当务之急”[10]。紧接着,他组织军事力量向东发展,越渡黄河,先后剪灭黎(今山西长治西南)、邘(今河南沁阳西北)诸国,并一举攻灭了商在西方的最重要属国——崇(今陕西西安鄠邑),打开了进攻商都朝歌的通路。接着,文王把都城从岐迁徙到丰(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南),建立起新的东进基地。至此,周已处于“三分天下有其二”[11]的有利态势,周人灭商只是一个时间迟早的问题了。

面对周人的不断东进和包围,商纣以及整个商统治集团并非完全毫无察觉,无动于衷。发觉周人的威胁之势,商纣也曾想对其用兵。他一度以田猎的形式在黎地检阅军队,炫耀武力,震慑周人。但后来,这一计划随着东夷的反叛而被迫搁浅。东夷的叛乱一直未能完全平息,商王朝在对东夷的战争中始终无法彻底抽身,不得不一直与东夷进行着长期的消耗战。据史料记载,商纣对东夷的大规模征讨至少有两次。第一次是从商纣十年九月到十一年七月,长达十一个月;第二次是在商纣十五年时,耗时与前一次非常相近。从长久的耗时也能看出当时东夷叛乱的严重性。最终,商纣在对东夷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场看似荣光无限的胜利,却让商王朝付出了覆亡的惨痛代价,无怪乎后人指出“纣克东夷而陨其身”[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