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现代化

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现代化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现状高校图书馆目前一般都采用数字图书馆的形式,数字图书馆是采用了数字处理技术,将图书馆建立成为一个虚拟的图文空间。一是对于数字图书馆而言,其真正实施与应用的时间并不是很久,而对于多数的高校图书馆而言,内部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年限较长。总之,高校图书馆的人事管理现状需要及时改善,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找到办法解决,从而实现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良性运营。

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现代化

(一)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现状

高校图书馆目前一般都采用数字图书馆的形式,数字图书馆是采用了数字处理技术,将图书馆建立成为一个虚拟的图文空间。在数据库内,将馆内的所有藏书进行登记、备注,从而简化管理者的工作内容,方便高校学生们进行阅读。但是,对于馆内的管理人员而言,却是一项全新的考验。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人事管理现状而言,普遍存在管理上缺乏适应性,在数字化图书馆的模式下,管理上容易出现疏漏。对于造成出现不适应以及管理疏漏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于数字图书馆而言,其真正实施与应用的时间并不是很久,而对于多数的高校图书馆而言,内部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年限较长。因此,所造成的问题就是对于数字化管理,资深员工的应对能力。数字化图书馆,需要采用最多的工具就是计算机。而对于计算机而言,一些年长的图书馆管理员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还不是非常熟练,从而造成了工作中的适应缓慢。

二是数字化的图书馆管理主要是一个虚拟的图书馆界面,通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信息进行藏书的信息记录与显示,从而将信息更好的呈现,帮助学生们更加快捷方便地查询与浏览。但是,对于人事管理而言,原有的一些部门不要过多的人员,或者一些部门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于图书馆的内部人事安排,面临着裁员问题。那么,这对于一些资深员工而言,尤其是对于计算机操作不是非常熟练的管理人员而言,是一种很大的冲击。

三是数字化的图书馆对于书籍的备份信息,需要及时更新,需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人事管理现状需要及时改善,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找到办法解决,从而实现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良性运营。

(二)高校图书馆员工职业规划发展机制空缺

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职业的发展模式通常是直线型的,即在这一发展过程当中,只有通过职务或职称的晋升来体现馆员的价值。馆员的职业规划发展也只有通过职务或职称的晋升来体现。职务的发展主要是从普通工作人员到基层管理人员,然后进入中、高层管理层;职称的发展主要是从助理馆员到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但是由于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对于大部分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来说,晋升途径少、难度大,发展的空间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馆员的发展,挫伤了馆员工作积极性。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及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本馆工作人员发展的职业发展机制,从而使馆员清楚自身发展和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通过对馆员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挖掘出馆员潜在的能力,提升馆员的工作认知度和责任感,对馆员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沟通,促进馆员的职业发展,使馆员个人的工作目标与图书馆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在完善馆员自身职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www.zuozong.com)

(三)高校图书馆人才岗位置不合理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还存在着人才岗位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岗位设置缺乏科学化、合理化,仍然按照传统的工作模式设立岗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用户需求的转变,原有的岗位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现状,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高校图书馆人才配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岗位的设置和岗位职责不能完全挂钩,仍然按照传统图书馆发展模式设立现有岗位,一些岗位设置不科学,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比如由于对馆员能力、水平、专业等方面没有进行深入了解,而将其安排在并不适合的岗位,致使其自身存在的特长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胜任现有岗位的工作,既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又无法在现有岗位为信息用户提供符合其需要的信息资源,造成了资源的双重浪费;使不具备较高能力的人员从事专业性强的工作,致使其在工作中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同时容易造成工作的失误,无法达到工作要求,还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情绪。

(四)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改革

近年来,高等学校图书馆普遍实行了以建立岗位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随着图书馆近年来的迅速变革,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凸显,现行的一些做法呈现出一些弊端,需要加以解决。为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目前高校图书馆亟待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而队伍建设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日益重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必然选择。

第一,高校图书馆下一步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渐进的、持续的全面聘任制。在科学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对未来岗位的空缺将逐步过渡到面向全国招聘,对少数资金充裕的高校重点岗位甚至可以尝试面向我国港、台或国外招聘。

第二,高校图书馆人事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使每个岗位有最合适的人,使每个人有最合适的岗位。岗位的设置应该基于现实的业务工作需要,适度地增加岗位职责的强度和难度。做到压力与能力并存,责任与义务并举。

第三,高校图书馆人事制度深化改革的重点,是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理念和方法,突出人的培养、发展和提高,建立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馆员工作主动性、创造性的机制和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