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农业外部性及剪刀差问题的研究

生态农业外部性及剪刀差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上,一般仅仅认为剪刀差是工农业产品不合理的比价关系,因而往往倾向于通过比价调整来解决剪刀差。本书认为剪刀差应该是农业外部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剪刀差解决应该纳入外部性的克服机制当中去。原因是基于剪刀差引起的要素价格扭曲性流动、基于生态价值的劳动期待利益虚拟化以及强制性农民“两工”的非偿性,都导致了农业劳动力要素不能获取正常价格。这些也损害到了农业产权的完整性。

生态农业外部性及剪刀差问题的研究

农业外部性是指农业部门的活动,给他人主要是非农业部门带来了额外的收益(外部经济),或者造成了额外的损害(外部非经济),其中他人(包括非农业部门)对得自于农业部门的收益不需要作对等的给付,对来自于农业部门的额外损害也不要求作相应的赔偿。我国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国西部农业具有较为明显的外部经济性特征。即西部农业在为其生产者带来产出和收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好处,诸如农业的发展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以及森林植被带来的蓄水能力的增强等方面。

西部农业的外部经济性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①西部农业外部经济的一般形式。主要从西部农业对全国的生态和环境功能等方面谈了六种具体的表现形态。②西部农业外部经济的剪刀差效应。传统上,一般仅仅认为剪刀差是工农业产品不合理的比价关系,因而往往倾向于通过比价调整来解决剪刀差。本书认为剪刀差应该是农业外部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剪刀差解决应该纳入外部性的克服机制当中去。③西部农业对保护珍稀物种的外在效应。我国西部地区物种数量多,西部农业承担的这一方面任务比较艰巨。诸如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工程等都服从于物种保护的要求,但受益的不仅是西部地区,全国都从中获得了好处。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必然侵害到西部地区的农业产权。①对西部农业劳动力要素的产权损害。原因是基于剪刀差引起的要素价格扭曲性流动、基于生态价值的劳动期待利益虚拟化以及强制性农民“两工”的非偿性,都导致了农业劳动力要素不能获取正常价格。②对农业非劳动要素的产权损害。比较特殊的原因是对资本贡献长期忽视下的低折旧政策,对土地产权的非价值性交易以及土地转移价值在农作物当中的非价值性表现,以及劣质土地开发风险的非社会化操作都造成了农业中非劳动力要素的价值损害。③农业的其他形式产权损害。如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土地使用决策不能完全依土地所有权人意志来确定,地上作物也不以所有权人自主意志来处置。这些也损害到了农业产权的完整性。(www.zuozong.com)

上述制度上的缺失,与实践当中对制度的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全国人大代表、治沙劳动模范牛玉琴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我种的树为啥不能砍”,其实就反映了在制度构建上存在比较大的漏洞。再如陕北农民、治沙英雄石广银在中央台新闻调查节目中提出:“守着‘绿色银行’为什么取不出钱来?”也反映了对农业生态价值的确认和评价缺乏相应的规章可循。因此,西部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西部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都需要构建适宜的制度对策,这才是目前需要更多给予关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