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遥感解译的多解性与核对资料数据

遥感解译的多解性与核对资料数据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遥感解译具有多解性,需要对解译的资料、数据进行现场核对。

遥感解译的多解性与核对资料数据

遥感解译是以遥感数据和地面控制为信息源,获取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环境要素信息,确定地理要素和地质体的类型、规模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地质灾害形成和发育的环境地质背景条件,编制地理要素和地质体类型、规模、分布遥感解译图件。

1.遥感解译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遥感解译的目的是对勘查区的地质、地理环境和泥石流特征取得初步的宏观认识,指导勘查方案的编制和野外勘查工作及分析流域不同时期条件的变化。遥感解译几乎可以解决泥石流勘查的全部宏观问题,具体包括:

(1)宏观的地质环境条件

可以解译大概的地貌形态和地形特征及其成因,包括不同的高差、不同的坡度分布、坡向分布、支沟分布等;大概的地层岩性和较大的断裂分布位置、发育规模、展布特征;土地类型和分布;植被覆盖率的变化等。

(2)重大的泥石流物源

可以解译大片集中分布的坡面侵蚀区,规模较大的滑坡、崩塌范围,较为集中的沟道再搬运分布区段,严重的沟岸坍塌区段的位置及其基本情况,支沟洪积扇的分布,较大的人工渣堆等。

(3)泥石流堆积特征

可以解译沟道内和沟口洪积扇泥石流的堆积范围等。

(4)泥石流危害范围和危害对象

可以解译泥石流沿沟及沟口的威胁范围、危害对象等。(www.zuozong.com)

(5)流域内上述条件和特征的重大变化

通过对不同时期航卫片的解译,可以分析判断上述众多条件和特征的变化,这一点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

2.遥感解译程序和方法

(1)资料收集、分析;

(2)遥感信息源的选用;

(3)地理控制信息源的选用;

(4)遥感图像的处理(TM/ETM数据处理、SPOT、IKONOS、QUICK BIRD数据处理、多景图像镶嵌制图);

(5)遥感解译(建立解译标志、初步解译、野外验证和详细综合)。

3.遥感解译的使用条件

鉴于遥感解译的宏观性和多解性,遥感解译一般适用于流域面积较大、植被覆盖较好、交通条件较差的泥石流勘查,对于流域面积较小、通过地面调查和测绘易于查清的泥石流沟谷一般不需要。同时遥感解译具有多解性,需要对解译的资料、数据进行现场核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